•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希望田野上的“重生”!雅安汉源马烈乡千亩粮经基地首获丰收

2025-04-17来源:汉源县融媒体中心作者:王丽君浏览:

近日,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千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迎来了灾后恢复重建来的首次丰收。一颗颗饱满翠绿的青菜,承载的不仅仅是丰收带来的喜悦,更传递出灾后恢复重建蓬勃向上的希望,一笔一划书写着“山河重整换新颜”的新篇章。

沿着马烈河畔信步前行,四月的阳光洒在千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与田间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这边农户们手法娴熟地将青菜苔轻轻“掐尖”;那边一捆捆青菜被整棵收割,整齐码放在田边,随后被装载上一辆辆三轮车,满载丰收喜悦准备奔赴新的旅程。

去年那场山洪泥石流灾害让此地满目疮痍,废墟与泥泞令人揪心;而今朝,平整宽阔的田垄间绿意盎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汉源县委、县政府同步推进农房重建、产业重建和基础设施重建,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以百亩冷水鱼养殖基地、千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构建的“百千万工程”为产业重建发展思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马烈乡人、汉源县源祖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超,怀揣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厚谊,凭借着对本地土壤、气候的了解以及多年深耕中药材种植销售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他积极流转水毁恢复土地160亩,因地制宜地创新实行“中药材+蔬菜+粮食”立体套种轮作模式。

王福超细细算了一笔经济账:当归、川芎等中药材亩产量约4000斤,蔬菜亩产量1500斤,玉米亩产量800斤。如此一年三茬轮作,一亩地能实现多元创收,还为当地创造上千人次的务工机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鼓起“钱袋子”。

去年冬天种下的首轮当归和青菜,历经霜雪与暖阳的交替洗礼,如今蔬菜迎来了首次丰收。他请来附近十来位群众帮着一起收割蔬菜,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今年搬进马烈乡新华村四组安置点的李荣芬,和其他乡亲们一样,熟练地穿梭在菜地里采摘青菜。她感慨道,受灾后,看着被冲毁的土地,成天真担心以后的日子咋过。现在不仅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看着这一车车蔬菜,心里踏实多了,感觉生活又有奔头了。

王福超说,这两三天就要把田地里的青菜收割完,菜苔卖给县烹饪协会,菜叶供给养殖场,接着就种植玉米,等到11月就可以采收中药材了。下一步自己还想再扩大“中药材+蔬菜+粮食”立体套种轮作模式的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良品种到千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带动更多乡亲加入粮经复合种植行列,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产业蝶变:一河两岸兴起“多元经济”

随着重建的推进,马烈河两岸产业重建的故事在同步生长。千亩粮经复合种植基地里初见丰收,百亩高山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在一期一号地块鱼池建设现场,9排60个鱼塘已雏形初现,工人们争分夺秒进行收尾攻坚,紧锣密鼓地安装进水管、清理鱼塘,为下月初鱼苗投放作好充足准备。

一号地块鱼池负责人钱德强满怀期待地介绍,目前一号地块鱼池已完成了百分之九十,预计下月初就能投放鱼苗,到时候将投放300余万尾三文鱼、雅鱼、鲟鱼等品种的冷水鱼。

百亩高山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项目规划建设总面积100亩,分两期推进。一期投资约1000万元,规划建设30亩,涵盖一号、二号、三号地块的鱼池,目前一期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二期投资约2000万元,规划建设70亩,处于前期筹备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各类冷水鱼100万斤,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将有力将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70万元,紧密联结带动200余户农户阔步走上致富路。

马烈河畔产业重建如火如荼,而新筑起的坚固护岸守护着这一方山水。新建护岸是马烈乡山洪沟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该治理工程总投资3602.12万元。在马烈乡新华、马烈两村境内新建护岸4.241千米,整治加固护13.479千米。目前该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将有力保护马烈乡新华、马烈两村4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马烈乡农村饮水安全恢复重建工程也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位于马烈乡新华村,总投资86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及维修利用取水口5处、蓄水池及配套设施6座;安装输水主管共计56.2千米、配水支管共计45.8千米;新建净水厂1座,供水规模为800m³/d及其它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马烈乡4000人供水需求的紧张局面,使全乡供水安全可靠性得到根本保障。

安全防汛、安全用水等重建基础设施相继竣工,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织密民生网底,畅通发展脉络,为灾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底气。

下一步,马烈乡将继续抓紧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恢复产业重建、加速完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重建,确保早日完成各项重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