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当“非遗”邂逅“川超”:“9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家乡队造“神队友”

2025-09-19来源:南充市融媒体中心作者:王丽君浏览:

连日来,随着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热度持续攀升,代表南充出征的南充丝绸源点队收获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在西充县多扶镇,非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王安斌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南充队的支持:他创作出一组足球题材的泥塑作品,以非遗的力量激励南充丝绸源点队获胜。9月17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泥塑11勇士:指尖上的球队颇具精气神

王安斌正在创作

17日上午,记者来到多扶镇“王安斌泥塑工作室”。在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最新创作的“川超”作品:绿茵场上,11名足球队员姿态各异,神情专注,一旁的横幅写有“南充丝绸源点队”……整组作品色彩亮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激情和力量。

“最近‘川超’很火,我作为一个南充市民,必须支持我们的南充丝绸源点队。所以,就用自己擅长的泥塑,来创作了这样一组作品。”王安斌告诉记者,在创作这组作品前,他专门了解过南充球队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作品。

采访中,王安斌向记者展示了其的创作过程:第一步是准备过程,各色泥坯、镊子、亚克力棒、铁丝等10多种工具、材料依次摆好。随后,他洗净双手开始创作:搓泥、造型、烤制定型……创作过程中,王安斌神情专注,大到人物身体轮廓,小到眉毛、发丝、鼻子等细微之处。记者注意到,王安斌手法娴熟。很快,一个泥塑足球运动员便诞生了。王安斌共制作了11个泥塑足球运动员,形态各异、神态逼真。

“创作这组作品最难的是每个人物神情和动作,因为每个人的服装是相同的,所以神态和动作来区分。因为作品要展现南充球员精气神,所以要做到球员神情看上去精神抖擞,这样这组作品也才会更加生动。”王安斌向记者介绍说。

深夜创作:“90后”手艺人的首次足球题材尝试

王安斌为“川超”创作的泥塑作品

生活中,“90”后的王安斌也很热爱体育运动,他说:“我平时喜欢打篮球,也关注足球。不过,创作体育类的泥塑作品,我还是第一次,所以整个过程我很用心,就担心自己做得不好。由于白天要处理社区工作,创作只能在夜间进行。”

“创作过程需要聚精会神,晚上安静很适合创作。我经常坐下来创作就忘了时间,像这次连续几天都做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王安斌告诉记者,这组作品除了少数白天休息时间创作的外,大部分是在夜晚创作的。

“像这样一个泥塑运动员需要不断重复搓泥、造型,也需要用心刻画人物神情,既耗时也费心。还有这个球场的球网,需要把泥坯搓得很细,但是又不能断,然后再进行交叉串联,最后做成了这个两个球网。”王安斌指着泥塑作品说道。

“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或素或彩,以人物为主,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制作一件泥塑作品,要经历创作、塑形、烧制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王安斌说,泥塑用的是黄泥,在黏土中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阴干、涂上底色等工序后,再施粉彩。由于传统材料制成的作品不易保存,他经过多次研发实践,调制出一种新配方,使作品色彩鲜艳,易于长期保存。王安斌感叹道:“泥塑是工匠活,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准备、用心制作,方可成功。”

除了创作泥塑作品,作为南充市工艺美术师,王安斌还受邀去相关单位传授泥塑技艺。“现在‘川超’热度高,大家都很关注,我想通过创作为家乡的球队助威。也希望通过非遗的展现形式,向人们传递体育能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王安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