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二胡妈妈”李月莉:十余载弦音筑梦 “一老一小”爱回响

2025-09-25来源:资阳观察作者:尹晓琴浏览:

因周末上课学生多、比工作日更忙,记者与李月莉的采访便约在9月24日上午——即便如此,地点仍在她的小班课堂,只是学生稍少。60岁的她已退休,日程却被二胡教学填满,采访当天下午要去老年大学授课,每周2—3次往特殊教育学校跑,平日里还得帮城区几个学校带社团学生。这位十余年间免费帮扶130余名残障、困难学生的“二胡妈妈”,不仅用二胡为孩子点亮希望,还走进老年大学授课,将所有时间都扑在了这份连接“一老一小”的弦音事业里。

“二胡妈妈”教特殊的孩子拉琴。资料图

李月莉这份看似日常的坚守,恰好与当下的时代命题深深呼应。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到“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公平”写入民生蓝图,“老有所为”的价值实现与“幼有所育”的温暖落地,是衡量社会温度的重要标尺。她用一把二胡搭建起的桥梁,正是普通人用善意与行动书写的生动答案。

弦音旁的鼓励常挂嘴边——“要勇敢,才能奏出人生的调”

不久前的“德润资阳 弦上微光”二胡音乐鉴赏活动现场,《喜看麦田千层浪》《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从雁江区特殊教育中心孩子们指尖流出。虽然他们或视障、或智障,却在琴声中闪闪发光。演奏后,孩子的话语朴实却直抵人心:“李妈妈说‘要勇敢’,我做到了!”“我也要当像李妈妈这样的二胡老师!”

这声“李妈妈”,是李月莉用无数个课堂细节焐热的。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李月莉的课堂从没有“不耐烦”。面对看不见琴弦的孩子,她让他们借手的触觉感受运弓轻重、按弦位置,在指尖建立“乐谱”;遇到听不见声音的孩子,她让他们把脸颊贴在二胡筒上,借振动感知旋律起伏,“听”准每一个音;碰上学简单指法要重复几十遍的孩子,她就拆成“抬腕、拉弓”的小步骤,反复教、耐心等。

手把手教拉琴。资料图

特殊孩子学琴,难在让音乐“看得见、听得着”。李月莉琢磨的专属方法,不仅教出了旋律,更催着他们成长。她的徒弟罗明亮是视弱患者,如今已斩获“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铜奖、中央音乐学院全国总展演金奖等多项省级、国际级奖项。在2025年第九届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展演四川省级展演中,她的6名学生中有4人摘得金奖。还有一位轻度智障的女孩爱二胡也爱化妆,李月莉便自费2000多元送她学手艺,如今团队表演的妆面有的就出自她手,既能添份收入,更让她找到了自信。

琴声作炬,爱意为光。“二胡妈妈”李月莉用弦音播撒希望,她“种下”的不只是二胡的演奏技法,更是帮助每个残障、困难孩子看见自身价值、站稳人生脚步的温暖力量,让困境中的生命因音乐绽放光彩。

最想对学生说“谢谢”——“你们的成长,是弦音最好的回响”

李月莉这份温暖与坚持,并非天生铸就,而是藏在她与二胡缠绕半生的故事里。

“我的二胡丢了好多年,后来又捡回来了。”提及与二胡的缘分,李月莉总想起在雁江区南津镇河边度过的童年。那时她家境拮据,父母凑出2元钱给她买了第一把二胡,成为她攥在手里舍不得放下的宝贝。可一场洪水,把琴卷进了浑浊的浪里。“那时候2元钱够一家人吃好几天,”懂事的她没提再买琴的事,只把学二胡的梦悄悄埋在心底。

后来李月莉进城读书,一次在街头,二胡熟悉的旋律突然撞进心里,让儿时的遗憾瞬间翻涌。随着生活条件渐渐好转,她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新琴,四处打听拜师学艺。凭着韧劲,她不仅找回手感,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渐渐获得了专业的认可,也有家长主动找上门请她教琴。

重拾二胡是圆李月莉的梦,与特殊孩子的相遇,则让这梦有了更温暖的重量。

一次,李月莉受邀做公益演出时,注意到舞台下的视障孩子对二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问过家长才知道“孩子想学,可没人会教”。那一刻,李月莉想起小时候丢琴后失落的自己,同样是渴望音乐,这些孩子却要面对更多阻碍。两个画面在心底重叠,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决定当志愿者,教这群特殊的学生拉琴。

李月莉的课堂没有“不耐烦”,而是充满了耐心和鼓励。资料图

教学的难度远超想象,普通人学二胡尚需天赋,这群孩子要拉出一个完整音符,师生都得付出百倍努力。幸运的是,命运的齿轮从那时起慢慢转动,许多来自社会的力量受到李月莉的感染,纷纷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有爱心人士捐来适合孩子使用的二胡,有的捐赠书籍,有的帮助寻找表演场地……就这样,李月莉的支教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又一年,身边的爱心队伍也渐渐汇聚。

“二胡妈妈”教特殊的孩子拉琴。资料图

孩子们的琴声越传越远,许多人因琴声认识他们,也看到了爱与成长最动人的模样。如今,李月莉最想对孩子们说的是“谢谢”。是孩子们的坚持让她“丢失又找回”的二胡梦有了更厚重的意义;也是这份弦音相伴的缘分,让她明白,音乐从不是独奏,而是一群人用爱与耐心,共同奏响的成长乐章。

如今的李月莉,在老年大学任教时,经常带领老年学生排练《光明行》,让老人们在旋律中收获快乐。而特殊学生们的成长,更成为她退休生活最珍贵的馈赠。曾经的家庭困难学生小峰以二胡特长生身份考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放假还经常回工作室帮忙;罗明亮等学生纷纷走上自立之路,还会回来教新学员,这份传承让她格外欣慰。

二胡学生们一起给李月莉过60岁生日。资料图

这场跨越年龄的“双向奔赴”中,“一老”“一小”双方彼此温暖、互相治愈。多年来,李月莉凭借公益教学的坚守与付出,先后斩获多项重量级荣誉:获评“资阳好人”“四川好人”,当选第八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还成功入围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助人为乐模范类别)……每一项荣誉都是对她用二胡奏响“老有所为、幼有所育”的和谐乐章,更证明:爱与坚守,能让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