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昭化底气十足

2023-04-17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杨黎明浏览:

让单调的民居穿“花衣”,让流淌的河流添绿意、让坚硬的道路有诗意……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过程中,广元市昭化区注重宏观顶层设计,坚持以规划展示文化,引领旅游开发,大力推进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拉长旅游链条,昭化区越来越”,让来到昭化的游客,感受到“诗与远方”的美好。

历史底蕴深厚   昭化有“名”气

昭化之在历史悠久。

昭化被称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吞巴并苴,在成都建立蜀郡,在苴国区域建立了葭萌县,这是巴蜀地区第一个建县的地方,故被誉为巴蜀第一县。公元211年,刘备率军进驻葭萌,汉中张鲁派马超攻打葭萌关,张飞与马超夜战葭萌关,成就了三国演义中最为著名的单挑。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葭萌昭化成了刘备蜀汉政权的龙兴之地,一直被视为蜀国第二都。直到今天,昭化古城依旧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三国古城。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改葭萌昭化,寓意昭示帝德、化育民心,昭化由此得名。

昭化之在文化厚重。

千百年来,昭化大地帝王将相走过,凡夫走卒走过,才子佳人走过,自汉赋中最为明亮的双子星司马相如与杨雄,沿蜀道昂然北上,昭化的土地上响起了一长串响亮的名字:李太白仗剑去国走天涯、杜子美蜀道行吟写诗篇、元微之何年重绕此江行、李商隐醉卧翠云廊、花蕊夫人荡舟桔柏渡、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杨升庵古城饮酒留题诵……近期,昭化区政协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了《昭化古诗词汇集》,有关昭化的古诗词达到666首,有力佐证了昭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的丰富神韵。

另外,2000余年历史的柏林古镇,是川北民居的活标本,也是浪漫爱情地,诞生了川剧《岚桥会》所描绘的爱情故事。隐于柏林古镇的广善寺建于公元12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二批寺庙,稍晚于洛阳白马寺,是成都昭觉寺、遂宁广德寺的祖庭。

健全体制机制昭化拼全力

自召开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百日攻坚誓师大会以来,昭化区就把创建工作作为全的头等大事来抓,从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发力,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工作组,组建创建办。建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季度领导小组联席会、月推进会和周督办机制,将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纳入涉及区级部门和镇年度目标考核。

同时,该区还定期召开品牌建设专题会,旨在让昭化品牌更响亮,让产业更兴旺,让人民更乐居。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省级品牌近30项。成功创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2022《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年度臻选特色旅游县区,昭化镇城关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等各类荣誉20余项。

昭化区培育葭萌驿三星级旅游饭店、四川特色餐饮名店等各类接待服务设施600余家,打造昭化肥肠”“太守麻花等特色餐饮品牌,研发特色旅游商品50余种。建成昭化西市文创集市、《葭萌春秋》沉浸式演艺、马战、尖锋四季旱雪场、裸眼3D时光隧道、云想露营基地等旅游新业态28个。编制《昭化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等近二十部景区专项规划,建成桃博园、药博园等农旅融合产业园区13个,建成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省级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省级全域研学试点营地、省级农业示范公园各1个。

近三年完成该区完成昭化西市、栖平紫旅游公路、大蜀道(昭化段)文旅融合项目、昭化古城旅游度假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文旅项目29个,完成投资41.4亿元。正加快推进昭化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亭子湖环湖旅游公路、王家贡米现代种业园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重大文旅项目20余个,计划总投资54.3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  昭化打硬仗

昭化西市水景观提升昭化古城景区新建自驾车宿营地尖锋·四季旱雪场周边栽绿植……415再次走进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区文旅建设升级,让人眼前一亮。去年9月,广元昭化区108个文旅项目同时开工,掀起“大干热潮”。

“这里设计的是一个‘太极图案’,与我们的‘山水太极’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相互呼应……”在山水太极的观景平台,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总规划师杨利介绍,昭化古城独特的山水太极景观是大自然的恩赐,观景平台的建设能让游客快速的找到最佳观赏位置。

蜀道全长270千米,其中昭化段32千米,是金牛道最精华的部分,集“古道、古城、古关、古渡、古驿”于一体,是现存蜀道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新增了部分观景平台、驿站、自驾车营地,对旅游厕所、停车场进行了全面提升……”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杨宇对大蜀道旅游风景道的建设娓娓道来。

如今,昭化全区通景公路均达到三级以上道路标准,开通城市观光巴士5条线路、旅游专线26条,改建国省干道公路服务区2个,启动自驾车营地建设,改建生态停车场16新改建旅游厕所48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全面提升,规范游客咨询中心(点)20余处,增设旅游咨询、救援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公示100余处。建成全域大数据中心,上线智慧旅游导览地图,安装智能终端查询机,游客集中场所全覆盖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