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

旅游集散中心改房子、自驾游营地修位子、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换样子……近日,走进广元市昭化区,各个文旅项目建设现场,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不少项目已经进入建设尾声。去年9月,广元昭化区108个文旅项目同时开工,掀起“大干热潮”。为何要同时建设这么多文旅项目?这背后透露出昭化区发展的哪些动向?近日,记者来到昭化区一探究竟。

昭化区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设计概念图。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供图

探项目现场:全部项目将于4月底前完工

“叮叮当当……”3月15日,昭化城区的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着砌墙面,一派热闹景象。16栋建筑物外全部挂上了安全绿网,原本的外墙装饰已清除,部分外墙已隐隐约约能看见重新装饰后的红砖风貌。

“改造后这里将呈现烟火元坝。”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杨宇介绍,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项目在保留餐饮、电影院等原有元素的基础上,设置“时代留影”“老城拾光”“光影元坝”三个主题,重现元坝老城工业历史,引入文创等新业态,提档升级餐饮娱乐内容,带给居民和游客“市井元坝·烟火老城”体验的同时,激发“夜经济”活力。

昭化区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提升改造现场。杨鸿波 摄

“这里是服务中心和洗浴房。”3月15日,昭化古城自驾车露营地建设现场,昭化区文化旅游事务中心主任张海迪指着正在盖瓦的一座平房向记者介绍。该自驾露营地在原来停车场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共有20个自驾车位,每个车位通水通电,12个露营平台,并配套了4个洗浴间。

“大概5月中旬运营,游客可以自带露营帐篷,也可以到现场租用。”张海迪介绍,目前整体工程已经入尾声,预计4月底完工,建成后将成为昭化古城景区又一亮点。

当前,昭化区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创全域旅游示范区、昭化古城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三创”工作。去年9月起,该区一次性推出108个文旅项目,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高质量、高标准、全要素提升全域文旅硬件设施,丰富旅游业态。

昭化区滨河路烟火元坝特色街区提升改造现场。杨鸿波 摄

截至目前,全部108个项目已完工30余项,剩余建设任务正在高效推进中,根据计划所有项目将在今年4月前完工。

探发展方向:坚定“文旅兴区”战略思想

大干的热潮不仅体现在项目上建设,在行动指南上,昭化区也频频展现“大动作”。

编制完成《广元市昭化区文化旅游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昭化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广元市昭化区虎跳滨湖农旅片区旅游专项规划》《广元市昭化区卫子农文旅片区旅游专项规划》,编制近20部景区专项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农业、林业、水利等规划中分别编制旅游专章(篇章)……重大文旅行动指南接连出台。

昭化古城自驾车露营地设计概念图。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供图

文旅建设不断出实招、高招的背后,是昭化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施“文旅兴区”战略的深刻用意。

昭化区古称葭萌,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史称“巴蜀第一县”,为著名的蜀道三国重镇,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拥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AAA级旅游景区、保存良好的三国昭化古城和被列入世界“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剑门蜀道遗址群,以及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多项省级旅游品牌。

昭化古城自驾车露营地设计概念图。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供图

如何将丰厚的文旅资源转化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昭化区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实施文旅兴区战略的决定》《广元市昭化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等,《昭化区“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纲要》更是将文旅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

根据规划,2023年昭化区将从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重大文旅项目设计,民宿集群项目、旅游风景廊道落实落地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昭化区全域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茅河坝温泉湿地主题休闲街区等项目设计、在水一方精品民宿集等项目群落实落地,积极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