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
《中国县域经济报》刊发
《专项考核助推干部有为有位》
原文如下
“从四川广元昭化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被任用至昭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是组织对我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认可。”35岁的曾伟说。他是昭化区第一轮拼经济搞建设专项考核识别掌握的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战场表现突出领导干部之一。
3月3日,8个专项考核组直插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泽瑞堂家居地板、虎跳南流嘉陵江大桥、白果风电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标志着拼经济搞建设专项考核全面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专项考核组实地走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24个,为全区拼经济搞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考核是指挥棒,什么样的考核内容,决定了干部有什么样的努力方向。”昭化区委组织部四级主任科员许宏伟说,选择对拼经济搞建设工作开展专项考核,是因为市委、区委将今年定为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年,加之经济建设工作是目前昭化各项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一定程度上影响昭化高质量发展质效。
“专项考核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励干部、推动工作。经济工作困难较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是关键时期对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有利于全程跟踪干部的表现,从中发现和选拔优秀干部,以及问责不敢担当、履职不力的干部。”区项目策划推进中心主任易大诚说。整个专项考核将形成两份“名单”,一份是表现优秀可以提拔的“名单”;一份是表现不好需要调整优化的“名单”。
专项考核组成员、红岩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宋琳琳说:“此次专项考核不仅要根据昭化区目标绩效事务中心下达的年度经济工作指标进行印证,还要广泛征求县级领导和经济部门‘一把手’评价意见,切实让干部的实绩表现得到多维印证,考核更加真实、精准。”
此外,专项考核还体现了“贴身”考核的特点。考核组要与经济建设干部同上“火线”,通过直插项目现场看、深入群众和服务对象听等方式,掌握第一手的现场材料,近距离了解干部工作现状。
“这次专项考核是干部考核融入全区中心工作的创新尝试,总原则是以实务为导向,鼓励大胆创新,力求多侧面、多角度识别干部,真正‘画准像’。”区委组织部部长安亚斌说。
为此,考核组提出考核既要突出评价干部“成事”结果,又要注意干部“谋事、干事”过程,不能只看业绩而不考核能力和付出。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敢担当、愿作为。
此次拼经济搞建设专项考核覆盖12个镇、18个经济部门,涉及科级领导干部252名,动态掌握表现优秀、堪当重任干部121名,14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4名干部被提拔担任重要经济部门“一把手”,100名干部获评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40名干部获评嘉奖或记三等功,经济战线上的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持续迸发。
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