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明 朱映江 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
9月24日,在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曾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遨游太空的“王家贡米”开镰收割,这是太空育种第四年喜获丰收。
细心挑选出主穗,装在一个小小的白色透气的麻布口袋,再进行独立编号,剩下的分穗再统一收割,装在一个较大的白色透气的麻布口袋,再进行编号……走进试验田,一株株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在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的指导下,实验基地抢正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对成熟的水稻进行收割。
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和实验人员一起对今年收获的育种材料进行初步分析。昭化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先收黄了的,青的还要等一等。”陈定全介绍,今年是太空稻育种的第四年,变异非常突出,水稻株叶有高有矮、粒形有长有短、成熟有早有晚,有的甚至颜色都发生了变化。
今年,“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共播种航天育种材料2700多份,预计将收获3000多份育种材料,为接下来的育种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可能性。陈定全说,早有计划将航天育种材料选出部分,进行南繁加代,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今年计划通过中国水稻研究所将部分航天育种材料送到海南进行加代繁育,为有效选育出“王家贡米”育种材料缩短时间。
去年9月,昭化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究中心”“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在卫子镇新荣村挂牌。昭化区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建介绍,目前,昭化区已建成“王家贡米”优质稻品种选育基地和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余亩,同时,选派了多名育种技术骨干,前往中国水稻研究所跟班学习,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从种源上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收割后分装的育种材料。昭化区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昭化区累计发展“王家贡米”5万亩,预计可实现产量2.5万吨,全年可实现综合产值近10亿元。
“王家贡米”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2020年5月,“王家贡米”一号、二号作为“王家贡米”培育的重点品种从全国参选的上千品种中脱颖而出,入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