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四川农村日报》刊发
《广元昭化保护蜀道上的古树》
原文如下
本报讯(邹星雨)“大哥,你知道什么是一级古树吗?”10月23日,广元市昭化区在昭化古城开展以“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3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有奖问答等方式,向昭化古城内的居民及游客详细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定义、昭化区古树名木现状和昭化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科普了古树名木保护知识,让广大群众充分意识到古树名木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出“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通过这次宣传,我学到了很多和古树名木相关的知识,感觉很有意义。”游客佘丽丽笑着说,“听工作人员说蜀道上古树特别多,我准备和我的朋友去蜀道上走一走,近距离感受‘古柏参天、浓荫蔽日’的景观。”
据悉,昭化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境内现存古树共计1106株,古树群13个。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级古树208株、三级古树809株,包含柏木、黄连木、柿树等18科28属共32个树种。
近年来,昭化区落实资金支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统一标识标牌、开展抢救复壮等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昭化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站干部陈慧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宣传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各界关心、重视 保护古树名木,并持续完善古树保护责任体制,压实林长制管理责任,将古树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和林长巡山督导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将增设基础设施,提升太公红军山及昭化镇柿子古树公园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