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王菲菲 记者 李全民)“我们会对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医等个性化养老服务,实现特困老人‘养老不离村’‘服务送上门’,尽量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愿望……”连日来,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积极开展低保入户调查,全面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惠民政策。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昭化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围绕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办理流程及城乡低保扩面救助等各类惠民政策进行宣讲解读。
“我们对低保户的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家庭近期收入、就业及劳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核实了新申请低保对象家庭情况,确保低保政策落实落地,真正惠及困难群众。”昭化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与福利慈善股股长陈立德说。
今年以来,昭化区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开展兜底民生保障服务,增强基层民政力量。2023年,昭化区王家镇坚持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贯穿整个民政工作,通过严肃执行制度、严把评定程序、严健制度机制“三严”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兜底保障,护航“阳光低保”。
该镇按照省、市、区三级要求,在镇纪委监督下开展常态化低保评定,按照贫困程度进行分层施保,合理合规使用施保金,确保民生资金为救民所用、惠民所用,让应享受人员应纳尽纳、应享尽享,享受标准应提尽提。
王家镇农村低保共计958户1830人,城镇低保共计20户21人。在评定程序上,该镇做到了“不省不减”。
“我们通过群众评议、村级复核、镇级审核、区级审定四级联动参与模式,实行‘阳光作业’,将评定人员名单及保障标准进行张贴公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开展调查复核,并第一时间整改,全方位保证评定过程严谨真实。”王家镇党委书记朱洵池介绍,今年上半年,该镇共收到低保反馈信息8件,其中反应漏评的信息4件,均已整改。
“精准捕捉”,实现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在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昭化区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精准施保。对经济条件好转,不再符合低保救助对象的群众,及时办理退出;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困难群众,完善相关资料,待村级研判、镇级审核、区级审定后,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内并录入系统发放施保金,确保低保救助真兜底真救助。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昭化区持续增强民政基层服务供给,积极构建政社协同、职责分明、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民政服务管理新格局,助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