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中国县域经济报】让蜀道文化焕发时代新彩

2023-12-14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作者:尹晓琴浏览:

12月14日

《中国县域经济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刊发

昭化区委书记刘自强署名文章《让蜀道文化焕发时代新彩》

原文如下

让蜀道文化焕发时代新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四川省广元市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在灿若星河且纷繁变幻的中国历史中,蜀道伴随着中国几千年文明进程,记录着华夏民族的荣辱兴衰,承载了巴蜀儿女的成长奋斗历史。经过3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演绎,蜀道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地理和交通概念,更是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带。我们要充分发掘和传承蜀道文化,推动蜀道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彩。

统筹挖掘保护,赓续蜀道遗存。跨越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蜀道沿线文化遗产特别丰厚,数量多、质量高、年代久、类型全,沿线遗存和文化现象具有珍贵的遗产价值。以蜀道核心区域广元为例,除了道路本身外,还包括蜀道沿线的古关隘、古渡口、古城寨、古建筑、石窟寺庙、邮驿客栈、摩崖石刻、行道古柏、历史村镇等。“护下来”才能“守得住”,“守得住”才能“代代传”。要深化蜀道历史探源,以古蜀道文化研究为重点,以完整展现蜀道演变历史为突破方向,积极推进“蜀道史传”等重大项目,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坚持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将历史文化探源研究的时空范围向更早的文化阶段、更深的人类文明延伸,努力把蜀道的历史演绎工程推向深入。要加强重大遗址遗存保护,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总目录,对面临失传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收集文字、音视频、实物等资料,并整理保存。拉网式普查并登记有价值又未保护的古遗址、古墓、古民居和古树名木等文化(自然)遗产,采用加固、修复、设定范围等措施纳入专项保护,维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实施文化传承重点工程,将蜀道文化历史元素融入城市、景区建设,让更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深入阐发弘扬,传承蜀道精神。蜀道是贯通华夏文明的关键纽带、历史文明的时光长廊,更是文化浓厚、个性突出的精神产品,蕴含着天、地、人共勉的自然精神、哲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运用蜀道厚重独特人文魅力的历史,积极开展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重要历史名人研究、重要历史事件研究、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研究、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研究,深入挖掘蜀道文化的人文魅力、时代价值、世界意义,深刻阐发蜀道文明的基因密码,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深入收集整理蜀道诗词名篇、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挖掘蜀道演变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向险而进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丰满蜀道文化的内涵和韵味。采取文学创作、图片展示、音乐演奏、绘画、实景演艺、5D电影等方式,通过赋形活化,丰富蜀道文化的体验和表现形式,拓展传承形式和辐射半径。建立网上文史馆,打造智慧博物馆,常态化推进书画、戏曲、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落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历史活起来、传开来,推动蜀道文化更好融入群众生活。

有序开发利用,绘写蜀道新篇。蜀道一直都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舞台,连绵不绝的多元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极具开发利用意义。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入“快车道”。统筹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从“景区开发型”向“区域综合开发”转变,从“单点开发”向“文旅产业集群”转变,以蜀道文化为本底在风景道沿途打造标志性景观、文化展示牌、互动装置等,通过风景道串联蜀道沿线重要景点,聚焦大蜀道、巴蜀文化走廊核心区建设,打造知名的国家风景廊道。坚持保护昭化古城、天雄关、剑门关等重点节点的物理形态、空间肌理,注入三国文化、巴蜀文化、民俗文化之魂,大力开发大型沉浸式演艺、蜀道故事实景演艺等历史体验剧,研发文创产品,培育精致休闲业态,重现“白日千人拱手,夜晚万盏明灯”繁荣盛况。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多元开发书籍、雕塑、工艺品等文创产品,发展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和体验互动产品。积极开展蜀道文化“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精心打造具有在场感、在地感的传统文化网红打卡地。

四川省广元市政协副主席、昭化区委书记 刘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