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四川农村日报》刊发
《加强冬季田间管理夯实丰收丰产基础》
原文如下
□向东阳 邹星雨
春不忘耕,冬不赋闲。1月4日,在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松梁村,技术人员正通过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病虫害作业,提高规模化防治效率;同时,当地还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全力保障小麦冬季病虫害防治应防尽防。
“我们以专合社为主体,采取全托管模式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服务区域包含小麦3000余亩,油菜近1000亩。”昭化区农创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定军介绍。
与此同时,在昭化镇,农技人员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警、及时处置。广元市天雄鲜家庭农场就听取了当地农技人员的建议,提前将大棚内的苗床做成电热温床,保证蔬菜幼苗正常生长。
“我们重点为农户提供防寒防雪、保温育苗等一系列技术指导,并与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横向联系,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做好蔬菜‘春提早’的育苗工作,确保节假日充足供给和平常均衡供给。”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久桥说。
近年来,昭化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及早部署、科学规划种植面积,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技术指导和社会化服务,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截至目前,全区小春作物累计播种冬小麦5.6万亩、冬油菜19.5万亩、土豆1200余亩,发展果-粮、果-菜套作3.2万亩;10.5万亩特色水果清园、施肥、刷干、修枝等冬季管护工作已完成80%左右,预计1月20日前全面完工。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铭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盯紧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制定防控技术方案、科学指导防控技术;此外,做足应急储备,组织农资店、社会化服务组织储备好防病防灾的各类物资和机械设备,组织区、镇农技员做好防灾技术演练,确保发生灾害后第一时间及时处置,全力保障小春生产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