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化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全省林下中药材产业示范样板。
截至目前,全区共种植中药材6.9万余亩,年产量2.6万吨,产值3.78亿元。曾经长在深山人不知的“土疙瘩”茯苓,也摇身一变,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元宝”,中药材产业的金字招牌。
品出昭化 卓尔不群

茯苓既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的森林食品,素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美誉。昭化茯苓其碱溶性多糖等多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茯苓酸位居全国前列,茯苓样品被北京大学药学院博物馆收藏。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昭化茯苓的药材质量和品牌声誉日益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显现。昭化茯苓,是大自然给予昭化百姓最珍贵的馈赠,勤劳智慧的昭化人民,用辛勤劳作与匠心琢磨将其打造成一张响亮耀眼的名片。
盘活资源 发展产业
近年来,昭化区高度重视茯苓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区中药材的主导产业,通过盘活“沉睡”公益林松林资源,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茯苓种植基地。
强化保障,高位推进。按照昭化区“1456”发展战略,制定昭化茯苓中长期发展规划,先后出台《昭化区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申报任务书》《广元市昭化区扶持有机农产品发展实施方案》《茯苓菌种标准》《茯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茯苓产地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大力实施,为昭化茯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拓展基地,扩大规模。巩固提升老旧园区,扩面提质新建园区,梯次培育现代林业园区,昭化茯苓产业园获评市级现代林业园区。围绕40万亩国家二级公益林资源,科学确立“公益林+”发展方向,让茯苓生长环境仿野生化,既保护公益林、又促进农民增收。探索茯苓“种一轮三”循环发展模式,推动“松林+茯苓”立体循环种植,确保林地持续增收。2020年,该模式成功入选全国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林旅融合,多元发展。“茯苓+康养”融合发展。林下康养旅游、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悄然兴起。全区建成茯苓旅游基地1个,依托昭化药博园,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走红旅游市场。
建立体系 提升品质
昭化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昭化茯苓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攻坚,形成了茯苓产业“352”标准体系。“352”标准体系,是指建立茯苓中药材的三标准、五规范、二体系。其中,三标准是《川产药材菌种质量标准 茯苓》《川产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 茯苓》《茯苓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五规范是《川产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茯苓》《川产药材种植技术规范 茯苓》《川产药材采收及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 茯苓》《川产药材包装贮藏运输技术规范 茯苓》《川产药材产地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规范 茯苓》;二体系是《川产药材及饮片质量追溯体系 茯苓》《川产药材备案与监管体系 茯苓》;同时还发布了《茯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有效填补省内松林下种植茯苓技术标准空白。
“昭化茯苓”荣获有机示范基地认证,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4年,昭化茯苓通过“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川产道地”药材认定品种。
精深加工 拓展品牌

产研融合,做靓品牌。众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展其长,在种植生产、产品研发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全面发力,昭化茯苓迈上发展快车道,风景这边独好。全区引进茯苓精深加工企业2家,建成气调保鲜库1个,初加工基地2个。配套精选、切制、分级、包装等现代化加工设施设备50余台(套)。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出茯苓丁粉、茯苓富硒面、茯苓米酒、茯苓酥饼等一批“名优特新”产品,昭化茯苓开始走出广元、迈向全国。
咬定青山,久久为功。发展茯苓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如今,昭化茯苓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成功注册“昭化茯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葭苓”“桔茯”商品商标,经授权使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
功不唐捐,屡获大奖。华丽转身的昭化茯苓,如今成为万众瞩目的网红产品,先后获得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品牌认证证书、第二届、第三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商品展银奖等一系列荣誉表彰。
创新模式 助农增收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统筹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立“订单保底、盈利分红、就业带动”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供菌种、包技术、保回收”一体化服务,实现了企业、集体、农户合作共赢。成为百姓致富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产业之一。培育国家级专合社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其他企业8家、专合社23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35个。2023年,茯苓产业园区实现综合产值20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8400元以上,辐射带动昭化区发展茯苓8000亩,实现综合产值达7100万元。
世界茯苓看中国,优质茯苓在昭化。
茯苓,让越来越多的昭化人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扬起了“精气神”。
莽莽苍苍的群山里,郁郁葱葱的松林下,幸福之花正昂然怒放,昭示着茯苓产业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