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映刚,区七届政协委员、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映刚是区七届政协委员。他扎根乡村,脚踏泥土,通过发展绿色养殖,做大做强企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红岩镇天星村四川信德农牧天星基地,分拣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自动化传输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机选的鸡蛋分拣并装入蛋托,装箱打包。
“一期基地也就是天星村基地,现占地1000余亩,现有工人100人,目前每天产出15万枚蛋,主要是销往香港和澳门。”赵映刚介绍道。
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企业。目前一期天星基地建设26栋养殖厂房(含阳光棚)、4栋育雏厂房、3000平方饲料加工车间、500立方冷库,可实现年产值约5000万元,既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也带动了当地能人办厂兴业。
“我们以前在外面打工也有20几年,现在这里有这个企业,我们就近在这里上班,照顾老人的同时还有笔可观的收入。”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员工刘玉蓉说道。
“带动了我们天星村稳定就业70余人,平均工资1年一个人可以挣到5万块钱,每年就有350万的民工费进入我们村,他租我们的松林地,租我们老百姓土地,我们所有的集体经济收入应该16万左右。”红岩镇天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发林说。



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壮大企业发展,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赵映刚的带领下,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今年还通过加大投入,新建养殖基地等举措,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
“我们对原有的基地,就是现在这个天星村基地,进行了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效率,在红岩镇的金牛村启动了第二基地的建设, 预计春节前可以投入使用,达产后每天可以多增加30万至50万枚鸡蛋。”赵映刚说。


作为政协委员,赵映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委员职责,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问题建言献策,先后撰写提案3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在他的带领下,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认证散养蛋鸡企业,并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规模化养殖场”“华中农业大学头雁领航驿站”“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
区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赵映刚撰写了《关于以产村融合为主题 进一步推动昭化区全面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村融合模式,作为乡村振兴的十大发展模式之一,通过产业与乡村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接下来我的提案,将围绕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同时注重乡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建设,实现产业村庄生态的和谐发展。”赵映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