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知此日金牛道,非复当年铁马声。”
如今的金牛道
早已没有当年的金戈铁马
只留下满眼的绿意和古老的故事

如果
你想探寻蜀道风华
感受穿越千年之旅
不妨从昭化古城出发
到古蜀道上徒步一场

昭化古称葭萌,因以城为关又名葭萌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为苴国都邑所在地,宋太祖以“昭示帝德、化育人心”改称昭化,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三国古城,被誉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

天雄关
原名天信关
因“天设之雄”而得名
是传送天子与边关之间
信件往来的一个必经路口
它是中国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
古驿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铺递
是金牛道上的重要关隘

新铺位于昭化镇牛头村,前有塘房湾、后有牛滚凼,距大朝驿10千米。按旧制驿道“三十里一驿,十里一铺”,这里曾设置有“铺”,配有铺兵、铺司传递文书情报。还开设店铺,提供食宿茶水服务,交易土特山货,这一带的冬梨、板栗、柿饼、腊肉、土鸡、高山蔬菜等十分畅销。

竹垭铺
又名竹垭子
位于昭化镇大朝驿村
古时为一驿站
因竹林繁茂而得名
南行数百米在一石崖上
有“砥矢周行”“化险为夷”的石刻
源于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姜维智战司马懿的历史故事

大朝驿又名大木树、达摩戍,位于云台山下,东距昭化古城14千米,西距剑门关15千米,是古蜀道上一座古老驿站,位于昭化驿与剑门驿中间,故称“腰站”,供官差途中换马、暂住、休息。自明天启四年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前,为川陕驿道必经之地。清代诗人张问陶、李调元等曾留宿大朝并赋吟诗篇。

望夫桥又名寡妇桥
为明代修建的石板桥
长7.6米 宽2.6米 距水面2米
相传有一妇人
家境殷实 但丈夫不幸早逝
她一生行善积德
资助鳏寡孤独 四处修桥补路
这座桥就是她出资修建的
当地官府 百姓
为了感念她的善举
将此桥命名为望夫桥

松宁桥又名松树桥,为双孔石板桥,两侧有石板栏杆,整个桥面长6.5米,宽2.8米,高2.0米,经历五百多个春秋,坚固依旧,完好如初,是剑门蜀道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桥。石桥西头有两株铁甲松树,古树参天蔽日,景色秀美怡人,两颗松树奇高,桥由此而得名。

高庙铺
位于昭化镇松宁村七组
距大朝驿5千米
西与剑阁县剑门关镇高峰村交界接壤
古时高庙铺建有许多寺庙
且处于山梁之上 亦名“莫梁寺”
曾是千里蜀道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传说关羽曾在高庙铺驻守
莫梁寺供奉的正是关羽
且天下的关羽神像数此最佳

古蜀道上的一步一景
都是来自千年前的问候
让我们沿着这条徒步线路
一起去感受古蜀道的风韵
亲手触摸沉淀千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