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元坝中学深入贯彻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在昭化区委区政府和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以“重文化、突艺体”为双翼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始终秉持“崇尚尊严、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近三年,学校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屡获佳绩,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教师教学指导成果丰硕,累计获得各类指导奖项168项。学校高考各项核心指标连续七年实现正增长。在今年高考中,文化考生和艺体考生成绩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办学成效得到充分彰显,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多元路径。


“感谢元坝中学,是老师们的爱心和智慧托起了我的大学梦!”8月4日,手捧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刘杰重返母校,将一面写有“教诲深似海 师恩如春风”的锦旗送到老师手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三年前,刘杰中考成绩并不突出,在元坝中学的三年里,他不仅在学业上得到系统提升,更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参与社团活动、竞赛锻炼,获得全面成长,最终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今年,学校共有13名艺体生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文化高考也刷新纪录,实现文化、艺体“双丰收”。
这一切,都源于元坝中学坚持“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的初心和“崇尚尊严,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近三年,学校教师获省级、市级教学竞赛奖项150人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作为一所县域高中,元坝中学曾面临生源基础弱、留守学生多、区位优势差等现实困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背景下,学校立足实际,迎难而上,以特色办学为突破口,通过文化引领、艺体并进、师资赋能、环境优化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探索出符合校情、学情的发展路径。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其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重文化——深耕课堂,精准育人
“我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努力让每节课都高效、让每个学生都出彩。”元坝中学党委书记龚贵宏说。
学校全面推行“361”高效课堂模式,强调课前导学、课中探究、当堂训练,实现知识当堂消化、能力当堂提升。通过优化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高三数学组积极探索“问题链驱动”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有效提升了解题能力和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学校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学情诊断,每次考试后系统自动生成班级整体、学科强弱、个人得失等多维诊断报告,为教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在高三关键阶段,学校在数学、物理等差异显著的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策”“每月一诊”的精细化辅导,有效破解了教学瓶颈。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组建由校内资深教师和外地专家构成的“双导师团队”,定期开展高阶思维训练、竞赛辅导和专题讲座,助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打造学业发展的“梦之队”。
突艺体——多元成才,五育融合
“我们坚持‘突艺体’,就是要为不同特质的孩子搭建舞台,让每个人的光芒都被看见。”元坝中学校长张光华表示。在元坝中学,艺术和体育不仅是课程的一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系统构建了涵盖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领域的艺体课程体系,开齐开足每一节艺体课,同时成立包括“妙声”合唱团、“翰墨”书画社、舞蹈队、篮球队等在内的24个学生社团,实现“人人有社团、周周有活动、个个有特长”的生动局面。每周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校园里歌声飞扬、墨香四溢、运动身影跃动,形成了浓厚的艺体氛围。
为保障艺体生专业发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专门成立“艺考培训监管小组”,对训练计划、教学过程和效果反馈进行全程跟踪。体育组引入科学训练理念,为每位特长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录训练负荷、生理指标、技术动作分析等数据,每周进行评估会商,动态调整训练方案,最大限度提升训练效益。
针对艺体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问题,学校创新构建“专业教师+文化教师+心理导师”三位一体的全程护航机制。在专业集训的关键时期,文化课学习采取小班化、模块化、靶向化教学策略,重点突破、精准备考,确保专业文化两不误、双提升。许多艺体生通过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升入理想高校。
优环境——以文化人,以境育人
教育的高度,离不开环境的托举;育人的深度,源于文化的浸润。元坝中学持续优化育人环境,着力打造赋能学习、滋养心灵的现代化校园。
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数百万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所有教室“班班通”全覆盖,高速网络通达校园每个角落。积极引入AI辅助教学、大数据学情分析等智慧教育手段,为传统教学插上科技的翅膀,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
学校高度重视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打造教学楼主楼道“班级文化展示长廊”,定期展示各班班级公约、学生作品、活动风采;设立“元坝学子星光大道”,集中宣传优秀学子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高标准建设“心灵驿站”,配备专业持证心理咨询师,常态化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训练和生涯规划指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
为拓展办学视野、提升教育品质,学校与省内名校绵阳东辰学校建立深度合作办学关系。东辰学校定期派出管理团队和学科名师来校开展指导、示范教学,两校教研组实现同步教研、资源共享、质量同评,有效带动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家校共育是元坝中学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建立健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食堂、宿舍,亲身感受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创新实施“菜园子+”劳动教育工程,开辟“学生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种植、管理、收获全过程,在劳动中体验艰辛、享受快乐、培养责任感。
强师资——赋能成长,淬炼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元坝中学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工程,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学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德育导师”双导师,通过听课、评课、教案指导、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岗位、提升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元坝中学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措施,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设清晰路径。
学校大力实施“名师领航计划”,设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支持优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带教青年教师等工作。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高校参加专题研修,开阔教育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常态化开展教学大比武、原创试题命制、解题能力大赛等岗位练兵活动,激发教师钻研业务、提升能力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学校逐步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300余人次,400余人次在省、市、区艺术、体育比赛中获奖,教师102人次在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
“感谢元坝中学!谢谢老师们!”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班子成员和高三教师冒着酷暑,前往学生家中指导志愿填报,家长的一句句感谢、一次次握手,是对学校工作的最大肯定。
“不仅要考得好,还要录得好!”这正是元中践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理念的生动体现。如今,元坝中学已成为老百姓家门口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展望未来,元坝中学将继续深化“重文化、突艺体、提质量、创品牌”的发展路径,努力建设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高中,为广元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元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