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近年来,昭化区通过镇/合作社/农户+央企“3+1”产业发展模式,引入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订单农业,深入推进“中国好粮油”“天府菜油”提升行动,为粮食安全和增产增收提供了强力保障。



眼下,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近3000亩油菜迎来采收前的关键管护期,当地种植户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正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技术要求,进行病虫害防治。




从2021年开始,昭化区引入企业在油菜地里建起气象站、太阳能杀虫灯、视频监控等配套设施设备,这些设备联通信息云平台,农户只需通过电脑和手机就可实时查看到油菜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状况和光照情况。“以前我们都是人工管护,产量不高,现在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产量大大提高了。”昭化区卫子镇粮油种植户闫小琴说道。



同样提高大家管护效率的还有一批“新伙伴”的加入。近三年,昭化区每年都有新农具“上岗”,它们不仅代替了不少传统劳作,还为油菜种植的质量保驾护航。“自从引进了旋耕机、插秧机、小型联合收割机以来,5000亩的土地不到10天就能完成作业。”广元市昭化区卫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兴传赞叹道。
昭化区油菜管护的科学化水平和装备水平之所以在短短三年时间有如此快速的提升,背后是当地实施的“优质粮食工程”和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行动在发挥作用。通过创新建立镇/合作社/农户+央企“3+1”产业发展模式,昭化区加快推动粮油生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助理农艺师吕志勇说道:“在‘3+1’产业模式下,昭化区油菜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机械化耕作率较过去提高了10%以上,亩均单产达到200公斤左右,总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我们订单油菜产量预计突破9000吨。”
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昆说道:“我公司在昭化区卫子镇建设的千亩油菜示范基地,生产的‘福临门老家土榨菜籽油’成功被认定为‘四川好粮油’产品。”
产量、质量上来了,但要让油菜产业真正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还要看销路。按照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要求,昭化区围绕“稳定粮油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两个目标,突出强基地、优服务、保销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助理农艺师吕志勇说道:“昭化区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协调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等区内优质粮油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销售协议,优化生产指导和营销对接,解除农户生产后顾之忧,营造了农户增产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局面。”
不久前,昭化区卫子镇同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农业收购、中小包装油及餐厨一体化项目等协议,通过建立企业与农户、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带动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菜籽油全产业链发展。昭化区新荣村村民吴秀华赞叹道:“有了企业订单收购,我们的菜籽不愁卖,每亩地菜籽还可以多卖120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以来,昭化区采用订单销售模式已收购优质油菜籽8300余吨,产值5800余万元,助农增收超500万元。
广元市昭化区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中心主任张群说道:“昭化区将持续按照品种优质化、生产绿色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购销订单化‘五化联动’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产、购、储、加、销一体的现代粮油体系,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沈 丹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