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昭化区大力推进水稻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同时通过航天育种的方式,不断丰富“王家贡米”基因库,改善“王家贡米”品质。




这几天,卫子镇现代化育秧基地里,一茬茬青翠欲滴的秧苗长势喜人,工作人员穿梭其中,正忙着记录数据、清除杂草、浇水等管护工作。
“现代化育秧比传统化育秧方式更省地、省人工、省种子,更容易管控温度和湿度,可实现机械化移栽。”昭化区卫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员闫小琴介绍道。



卫子镇现代化育秧基地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集耕、种、防、收于一体的现代化育秧基地,该基地的投运,在解决育秧时不利天气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卫子镇卫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兴传说道:“今年栽种王家贡米1500亩,通过现代化育秧工厂育秧200亩,提高了农户育秧技术,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的问题,让当地80余名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0余元。”



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昭化区除了大力推进水稻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还在种业振兴上下足功夫。在卫子镇新荣村的“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正和村民们一起,通过直播(直接种在田里)的方式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力争选育出更加优质的育种材料。
“这是今年第二个盆栽试验点,这个点主要是种材料,每一个盆种一个材料,每个材料要做身份,从播种到出苗、抽穗整个过程都要做详细的记录。”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介绍道。
近年来,昭化区紧紧围绕品种选育等环节,运用现代化育秧基地进行集约化育苗,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攻关,不断改善“王家贡米”品质。王家贡米1号、王家贡米2号种子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进行育种实验,成为广元唯一自主选育的地方水稻品种系列。今年,昭化区将发展王家贡米优质稻超50000亩,预计带动当地50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近千元。
卫子镇产业融合办主任李君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巩固提升园区建设标准化和质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