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广元昭化的青山绿水间,一群会“跑山”的土鸡下了“金蛋蛋”。这些原本藏在深山的土鸡蛋,如今坐上冷链车漂洋过海,成了东南亚市场的抢手货。今年头三个月就卖出1200万枚,挣回1500万元。这枚小鸡蛋怎么就闯出了大世界?
在红岩镇天星村的清洗车间,村民魏松麻利地操作着自动分拣机。自从家门口建起养鸡场,他再不用去外地打工了。
老魏笑得合不拢嘴,这要归功于家门口建起的现代化养鸡场。要说这些土鸡蛋为啥能出国,头一功得记给咱们昭化的好山好水,但是光靠老天爷赏饭吃还不够。
除了当地有着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当然还要有资金、技术的加持,通过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立体非笼养技术,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到50万羽。
与此同时,四川信德农牧有限公司还创新养殖模式,以林地为载体,构建起“鸡吃虫、虫吃粪、粪种菌、菌肥林”生态闭环,相比传统的笼养模式,有效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非笼养鸡蛋产业不仅推动了蛋鸡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就业联结、产业联结、生态联结”三大联结机制,吸纳带动周边72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3.5万元;带动周边3000余户参与菌棒管护、药材种植,户均年增收2万元,实现了从“企业盈利”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多方共赢”的背后,得益于浙江拱墅与四川昭化的携同发力。近年来,两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示范园建设,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150万元,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协调各方资源,为项目一期、二期、三期落地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从东海之滨到秦巴山区,一枚小小的土鸡蛋畅销的背后,不仅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创新探索。随着“千万工程”经验的深入推广,昭化正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