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围绕“葭萌英才”培育行动,通过“导师帮带+一线淬炼”模式,推动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快速蜕变,青牛镇党委副书记曹阳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曾在区级机关工作的“笔杆子”,如今已成为群众口中的“田专家”“河管家”。
作为“葭萌英才”培育行动中的乡村治理类人才,从机关办公室转至乡镇后,曹阳的首要任务便是走进“泥土课堂”进行学习。近段时间,在青牛镇莲池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里,她正忙着向当地农技干部学习株距控制、养分配比等种植技术,而这样的工作情景已是曹阳的工作常态。
技术学到手,更重要的是用到实处、指导农业生产。在曹阳的推动下,青牛镇已建起标准化种植示范片2个,带动18户种粮大户种植小麦945亩,2000亩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稳步实施,1700亩王家贡米特色产业渐成规模。
角色转变的考验不止在田间地头。面对复杂的河湖管理,曹阳也曾手足无措。得知她在禁渔期巡河工作面前存在困难,镇党委书记便带着她沿河巡查,学习辨识非法垂钓痕迹、分辨异常漂浮物等巡河知识。很快,这个“政策书生”便上了手,随即还组建起专业化护渔巡河队,创新推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有效遏制非法捕捞、非法垂钓行为。
从“问需求”到“讲政策”、从“等指令”到“找办法”,曹阳的成长刻画出我区年轻干部培养的“新坐标”。如今,青牛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王家贡米特色产业、产业道路硬化、河道生态修复等工作正有序推进,这些“墩苗”路上的实践成果,既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刻度,更是“葭萌英才”培育行动的生动注脚。
【记者手记】采访结束时,曹阳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农户打来的咨询电话,她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一边耐心解答。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年轻干部把电话号码变成“群众热线”,把工作日志写成“民生账本”,她们就已经找到了在基层发光出彩的“密钥”——那就是把自己放进群众生活里、把青春热血融入乡村振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