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喜看丰收。这个假期,我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金黄的稻谷、肥美的鱼虾、红火的石榴,共同构成了金秋时节最亮丽的风景。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丰收画卷不仅装点了节日,更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磨滩镇百胜村,一场稻田捉鱼比赛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参加;大家挽起裤腿、赤脚入田,在浑浊的水中摸鱼、赶鱼,稻田边的欢呼声、加油声与水声交织,成为秋日乡村最鲜活的图景。
眼下正是水稻收割期,连片稻田泛着金黄,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村民们正加紧收割。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养殖的鲫鱼、鲤鱼等鱼类正悠游生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益正逐步凸显。
给村民带来很大收益的背后,是实施“推广单位+龙头企业+专合社+示范基地+农户”的联动利益模式。通过统一供应稻种鱼种、统一回购稻谷成鱼等举措,有效破解小散农户在品种选择、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目前,磨滩镇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000余亩,带动6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
从单一种植到“稻渔双赢”,磨滩镇的农业转型不仅增加了农户收成,还通过举办抓鱼比赛、稻鱼垂钓比赛等活动,让“稻田经济”延伸出文旅价值。
在虎跳镇三公村的石榴产业园,一个个红彤彤的石榴饱满圆润,色泽鲜艳。这几天,果农们都穿梭在树林间,将成熟的果子进行采摘销售。
虎跳镇地处嘉陵江畔,日照充足,土壤松软肥沃,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地已在三公村、东岩村等地布局发展软籽石榴产业达1000余亩,今年挂果面积700余亩。同时,通过公司+集体经济+专合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起黄桃、枇杷等水果产业,面积超3000亩,预计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
在元坝镇杏花村香菇种植基地,连片的菌棚有序排列,菌棒上,圆润的香菇簇拥生长,白色的菌褶清晰可见。村民们手指翻飞间,成熟的香菇便被精准采摘,丰收景象跃然眼前。
近年来,元坝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形成了一条从种植管护到采摘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路。截至目前,该香菇种植基地已带动1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