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区深入实施“文旅兴区”发展战略,锚定“大美蜀道·诗意昭化”文旅形象品牌定位,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业态培育,不断提升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引领区。
夜幕降临,昭化城区的“烟火元坝”特色街区灯光璀璨,火锅、奶茶、烧烤等各类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前来夜游的群众络绎不绝。
“烟火元坝”特色街区是我区去年实施的众多旅游项目之一。该项目打造有“时代留影”“老城拾光”“光影元坝”三个主题,目前已开设商铺50余家,有餐饮、购物、文化体验等业态10余个,不仅重现了当地的工业历史,也有效释放了“夜经济”活力。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培育旅游业态尤为重要。盘点过去一年,我区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围绕区内传统村落、A级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优势资源,开发围炉煮茶、乡创市集、亲子露营等消费新业态,持续提升文旅消费吸引力。昭化药博园的中药材处理厂就变身研学基地,吸引各地学生前来研学。
除此之外,我区还在做靓核心景区方面下功夫。昭化古城依托蜀道文化旅游核心资源优势,挖掘“吃”的特色、补齐“住”的要素、提高“行”的标准、提升“游”的品质、创新“购”的品牌、拓宽“娱”的种类,不断提升古城业态功能;柏林古镇打造樱花谷、爱情索桥、观景游船等旅游景点,游客在逛古镇的同时,还能体验纷繁多样的旅游项目;平乐旅游区立足近郊游定位,打造网红“打卡”地,不断升级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
2023年,我区坚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文旅场景和业态,做靓核心景区、做优文旅产品、做强文旅品牌,构建龙头带动、多点支撑、全域突破的发展格局,全年接待游客10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9.7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56亿元,同比增长8.12%;我区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2022《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年度臻选“特色旅游县区”、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