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科技创新的“领航员”,精准锚定科创靶心,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他,是群众的“连心桥”,立足人大代表身份,倾听群众需求,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焦春文正与企业负责人通过监控系统察看各车间运行,并详细了解种禽繁育技术进展和存栏规模等情况。
“我们目前存栏天府肉鸡种鸡20万套以上,存栏天府肉鸡商品鸡80万羽以上。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1000余农户开展土鸡养殖,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建华说道。



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禽繁育及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曾因科技支撑不足面临发展瓶颈。焦春文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积极为企业寻觅专家团队,全程指导企业申报四川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从专家工作站申报开始,焦主席就全程跟进,帮我们协调各种资源。”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建华说道。
如今,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与川农大成功申报四川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双方围绕肉鸡孵化、智慧养殖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将专家团队的智力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现在有了省级专家的指导,我们的种禽繁育存活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不少。”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建华说道。
“企业缺技术,我们就搭平台,让高端人才扎根产业,破解现代肉种鸡在选育、孵化、疾病等问题,让企业在创新路上走得更稳。”焦春文说道。


如何让科技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人大代表焦春文以“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务破题。他带领区科协深入科技小院和生产一线实地调研,动态征集企业技术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直抵产业发展最前沿。
“焦主席特别关心我们科技小院的发展,帮我们协调了不少养殖技术相关的设备,还联系了川农大的教授、研究生到场指导,我们的养殖技术更专业、更到位了。”广元市农发集团种羊养殖基地负责人罗显亮说道。
截至目前,昭化区已累计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7个、海智工作站4个,创新建立区级专家工作站4个,并指导佳华、农发2家企业成功创建全市首批国家级科技小院,让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我们将继续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政产学研进一步合作,聚焦特色重点产业,精准对接企业和群众需求,推动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同频共振,以科技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焦春文表示。

从倾听诉求到建言献策,从搭建平台到精准服务,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焦春文用人大代表的履职轨迹,串联起科技助农的民生主线。未来,他将继续以代表身份深耕产业一线,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精准发力推进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并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拓展创新渠道,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的建设,激发企业科技活力,推动科技力量下沉乡村一线,为昭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焦春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