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文明动态

【还看今昭】昭韵新风 致敬榜样!“退而不休”陈定全获评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2024-12-31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王宇浏览:

近日

“德耀巴蜀  时代榜样”

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发布盛典举行


广元市昭化区  陈定全

获评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 👇 👇



接下来

小昭带大家一起了解

陈定全敬业奉献的先进事迹

▼ ▼ ▼



陈定全,男,汉族,生于1950年,昭化区农业农村局退休返聘农技干部、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工作室”负责人。2023年第三季度敬业奉献“四川好人”、第四季度敬业奉献“中国好人”、2024年第八届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先后荣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一等奖(参与研究)、全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广元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先进个人、昭化区科技拔尖人才、2022年“追光·天府人物”提名奖、2023年广元市“最美老人”、2024年第二届广元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第五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最美老人”等称号。


退休前,陈定全深耕农田、守土尽责,退休后更是上满“发条”,一心扑在“王家贡米”品种选育上。他醉心事业、慷慨解囊,自掏腰包15万,四处学习前沿水稻育种知识;他潜心研究、矢志不渝,古稀之年,仍天天泡在试验田;他锲而不舍、迎难而上,通过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申请航天育种,成功培育了多个“王家贡米”优质品种并推广种植。从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到昭化区“王家贡米”育种团队带头人,陈定全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田间地头,从未停歇。


与种结缘  心系稻米
恪尽职守扎根基层




陈定全从事基层农技推广近半个世纪,一辈子都在与稻米打交道。1975年,他进入绵阳农业学校学习,1977年6月毕业,自此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致力于粮油新品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推广。1981年至1991年,每年7至9月份都要到绵阳、成都、广元参加水稻等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荐会。10年来,他品遍了来自全国各地500多个品种的大米饭味道,对大米的品质、口感、好坏了如指掌。


陈定全的家乡昭化区卫子镇是“王家贡米”的核心产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据广元县志记载,“王家贡米”具有“远不见而闻其香,食之而大悦”的美谈,曾受唐朝女皇武则天喜爱,特赐名“王家贡米”,流传至今。但由于“王家贡米”产量低,加之当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一些稻田出现撂荒现象。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面对种粮风险与挑战,与农民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定全敏锐地意识到,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优“王家贡米”品种,才是提高“王家贡米”产量的关键所在。于是,厚植丰收梦想的“稻田守望者”从此扎根稻田,苦心钻研,为“王家贡米”的选育培优呕尽心血。


步履不停  潜心研究
创新奉献育种事业



2014年陈定全退休,在之后的两年里,他自费15万元跑遍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云南等10余个省市水稻育种科研单位,学习更新现代育种技术,收集优质水稻种质资源,一心想着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王家贡米”专用品种。他说:“虽然辛苦,但我收获满满。”两年时间里,他花光自己所有积蓄,从全国各地搜罗到30余份水稻种质资源,在自家承包田里开始水稻育种工作。


刚开始,许多人说他不会“享福”,退休了还下田种地,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如果能提升稻米质量和产量,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简陋的研究条件、上千次的失败,丝毫没有动摇陈定全研究育种的决心。


经过上千次的实验,2017年,他终于成功选育出了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香气独特、口感舒适、清香带甜的“王家贡米”1号和2号两个不同熟期的品种。同年4月,在昭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昭化区特种粮油技术推广“陈定全工作室”,专门从事“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


几十年来,陈定全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现如今,年过七旬,他不顾身体的疲惫,仍到处学习交流,孜孜不倦。他率先实践探索出具有山区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路径,多次被人民网、四川卫视、川报观察、广元电视台、广元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



在“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恒温-5℃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里,20排水稻种质资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架子上。查看编号、形状、颜色……戴着老花眼镜的陈定全经常一忙就是2小时。


“王家贡米”对生长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生长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其抗稻瘟病能力弱。面对困难,陈定全积极寻求解决之法。2019年10月28日,他在湖南省长沙市拜访到了“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两人就“王家贡米”种子选育、遗传基因变异、提高抗病性、大规模种植稳量稳质进行长达4个小时的深入交流。2020年1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国征集特色品种,陈定全把握机会,全力以赴,在他的努力下,“王家贡米”1号、2号种子成功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并在6月完成播种,10月完成收割,大大降低了“王家贡米”的培育时间。2021年,他又与中国农科院863科技计划协作,在昭化区土壤微量元素资源稀少的条件下,率先采用生物技术攻关,生产出富硒等微量元素达到国家标准的“王家贡米”,提升了“王家贡米”品质品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王家贡米”品种培育成果显著,多个新品种都已进入区域试验阶段,而“王家贡米”也名声远扬,先后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全国十佳粮油地标品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稻渔米金奖”“中国富硒好米”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初心不改  使命不怠
牢牢攥紧手中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面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陈定全勇担使命,几十年初心不改,将自己奉献给水稻育种事业。陈定全说:“育种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培育一个好的水稻品种,需要付出非常多努力,从育苗到成熟收割,每一个生长阶段都需要严谨的科研观察,风吹雨打日晒都不可停歇。”


陈定全深知保障粮食安全的出路在科技,他锚定技术方向,致力于“王家贡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要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在藏粮于技之路上勇毅前行。截至目前,“王家贡米”年平均种植3万亩,有“王家贡米”产业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20个,建成“王家贡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2个,全部实行了“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基本实现了亩平增收500元、户平增收1000元,企业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


陈定全还有一个十年规划:“用两个五年,加快产业发展,争取种植突破8万~10万亩,稳定实现亩净增值1500元,户平净增5000元,企业实现年净增产值4亿~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