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滩镇陈俞霖为你讲述:心系“饭碗”48年 “退而不休”的水稻育种人陈定全|“好人故事·为你诵读”
2025-04-03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黄莉浏览:
次
为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昭化区
身边好人的温暖故事
全方位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学习宣传氛围
今天
来自广元市昭化区磨滩镇人民政府的陈俞霖
为大家诵读“中国好人”陈定全的故事
↓↓↓
在四川广元昭化区,有位老人陈定全,一生与稻田紧密相连。1950年出生的他,大半辈子投身农业。退休前,他是扎根农田的农技干部;退休后,成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的追光者。他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四川好人”等诸多荣誉,却最看重自己稻田育种人的身份。
1977年从绵阳农业学校毕业后,陈定全一头扎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近半个世纪未曾离开。他的家乡卫子镇,是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的“王家贡米”核心产区。但因产量低、劳动力流失,稻田撂荒,陈定全心急如焚。他清楚,只有靠现代育种技术,才能让“王家贡米”重获生机。
2014年退休,他自费15万元,跑遍10多个省市,学习育种技术、收集种质资源。回乡后,不顾质疑,在自家承包田育种。简陋条件和上千次失败都没能拦住他。终于在2017年,成功选育“王家贡米1号”和“王家贡米2号”,“陈定全工作室”也宣告成立。
为解决“王家贡米”抗病性弱等问题,他拜访袁隆平院士,交流4小时。还让种子搭乘火箭进入太空,缩短培育时间,与科研单位协作提升品质。如今,“王家贡米”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声名远扬。
陈定全深知种子对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一心投入“王家贡米”品种培优,提升其产量、效益和竞争力。现在,王家贡米年平均种植3万亩,带动农户增收,企业收入突破2亿元。他还有个十年规划,要让种植面积达8 - 10万亩,带动更多人增收。
他坚定地说:“只要身体允许,即便90岁,我也要继续耕耘。”47年坚守,他诠释着对土地的热爱,对粮食安全的担当。他把种子握在手中,也把希望种进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