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区政协调研区妇联“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助力农民工就业增收”工作。
在昭化镇天雄村“归雁工程幸福工坊”,调研组一行走进生产现场,围绕工坊日常运行现状、管理机制,以及带动周边农民工(尤其是女性农民工)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稳定增收的具体成效展开深入了解。随后,调研组听取了区妇联关于 “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农民工就业增收” 的专项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区妇联重点聚焦助力农民工就业增收领域的特色举措、实践路径与实际成果。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还与工坊负责人肖华进行了深度交流,双方围绕工坊当前发展瓶颈、未来提质扩容规划,以及如何进一步联动妇联资源优化服务、更好赋能农民工增收等务实话题,充分交换意见、深入探讨思路。
近年来,区妇联始终发挥妇联组织引领、联系、服务职责,聚焦农民工就业增收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结合农民工需求和特点,坚持“学会一种技能,创业一个妇女,致富一个家庭”思路,联合区人社局开办家政、美容师等培训班 8 期,培训妇女 600 余名,输送优秀月嫂 120 名;组织 2 名女企业家参加 “我能飞” 创业培训、12 名妇女参加电商培训,选派 5 名返乡妇女赴浙江义乌学 AI + 互联网 + 来料加工等技能;开展平车、手工编织培训 12 期,举办农村妇女创业与家庭式养老新模式探索培训班。二是开展“春风送岗”,拓宽就业渠道。联合区人社局开展 “春风送岗” 行动,线上推就业信息、线下办女性专场招聘会20 场次,提供咨询 2.6 万余次,促成 1.8 万人达成就业意向、8200 人签就业协议。三是选树先进典型,营造就业氛围。通过选树先进、资金激励,营造 “敢创业、能增收” 的良好氛围。以典型带动增收,近三年 13 名妇女荣获 “创业明星”,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2 个、推荐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 个;周俊英、杨梅荣获省“乡村女能人”,卫子来料加工负责人肖华荣获“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企业类金奖。四是做靓“归雁”品牌,促进增收致富。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 125 万元,建 5 个来料加工车间;创新推行“培训 + 用工”“订单式” 模式,带动 400 余名妇女居家就业,实现加工费 500 余万元,人均年增收 2.5 万元,事迹入选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案例。五是加强权益维护,保障合法权益。联合区人社局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发放资料 2000 余份、举办法律讲座 2 场、接受咨询 120 人次,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设立 12338 维权热线并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处理工资拖欠、劳动纠纷等诉求,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收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