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家庭教育】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家庭亲子关系重建

2024-08-02来源:昭化妇联作者:昭化妇联浏览:


前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帮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家长朋友解决育儿难题,陪伴广大家庭共同成长。省妇联特邀家庭教育专家和家长代表分享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故事。敬请大家学习分享。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家庭亲子关系重建


著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先生曾说:“‘关系’是教育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一直说没有‘好关系’就没有‘好教育’,有了‘好关系’才有‘好教育’。”家庭教育也始于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源自于儿童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在良好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儿童会习得一个“内部心理作用模型”

一方面是“关于他人的积极心理作用模型”,即他人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

另一方面是“关于自我的积极心理作用模型”,即“我是可爱的,值得被爱的”。

这个积极的“内部心理作用模型”有助于儿童和伙伴、朋友、在以后建立安全的相互信任的关系。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使儿童感到被爱、被尊重,让每个儿童变得自信。

当前,我们常常看到或参与到关于儿童友好学校、社区、城市的建设创想和实践中,却往往忽略掉社会最小细胞——家庭的“儿童友好”或者“儿童友好家庭”的建设。友好,意味着亲近、和睦,像朋友一样好。一个美丽的世界,离不开各种友好。对于儿童,最先被需要的应该是家庭中的“友好”——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友好。

首先,儿童友好视角下家庭亲子关系的重建需要家长秉持儿童的视角。

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认可儿童友好,反对对儿童不友好。但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界定友好还是不友好呢?比如,儿童把家里坏掉不要的电脑拆掉看看,想要对主机内部一探究竟,从而花掉了很多的时间。此时,家长不乐意了,把电脑主机扔进了垃圾桶,引发儿童的强烈不满。家长表示:不要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浪费时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是儿童友好,但这是家长视角。从儿童视角看,你把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扔掉了,你阻止了我的探究与学习,怎么能算是“为了我好”呢?儿童与成人存在差异,对世界的认识也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视角。

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存在有两种“儿童视角”。

一种是成人以为的儿童视角,比如,成人认为儿童喜欢什么玩具,应选择哪一种游戏。

另一种是儿童自己的视角,即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与理解,比如,在“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的问题中,部分儿童会这样回答:“我喜欢小学,因为有课间十分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说,儿童有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而且不同儿童的体验与认识可能是不一样的。父母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都已经……”,就是一种典型的成人视角、比较的视角,没有儿童视角、没有自己孩子的视角。父母越是有儿童视角,就越懂儿童。要做到真正“懂”儿童,就意味着父母必须以儿童的视角打量与观察周围世界,代入儿童的情绪情感与体验,才能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认可他们从而接纳他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被关注、被倾听、被理解的需要。真正的儿童友好,是父母能够与儿童同频共振,“成为”儿童才能理解儿童,才能做到亲近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次,儿童友好视角下家庭亲子关系的重建注重家长提供有效的陪伴。

陪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礼物,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必需品。它不仅是物理上的相依,更是一个心灵、时间和情感上的互通和共鸣。

然而,一方面,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琐事,虽然也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却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渴望和发展需求,往往是缺少陪伴甚至没有陪伴;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的陪伴主打一个“陪着手机伴随你玩耍”,不但不是一种有质量的陪伴,反而会引发儿童对手机的“渴望”,单纯地理解为手机肯定很有意思,不然爸爸妈妈怎么如此着迷?

所谓有效的陪伴不是“陪着手机伴随你玩耍”,也不是单纯地陪伴学习,一定是与儿童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有意义的事情,不是父母所理解的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休闲时间的发呆、玩耍,生活时间一起买菜、做饭、做家务等。在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中,陪伴不仅是陪伴儿童度过一段时光,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因为我们的陪伴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其最好的年纪,由童心引领,在思维、身心、精神、道德与社会性上得到充分的拓展与释放,激发其最大的潜力。儿童最需要父母爱的陪伴,而真正爱的陪伴是情感与理性的陪伴,是真正以儿童友好为原则的陪伴。

当我们做到尊重儿童,并能秉持儿童视角去理解儿童,给与儿童有效陪伴,这都是基于儿童友好原则下选取的与儿童良性互动的态度与策略,都是在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一种良好的前提条件,即儿童友好家庭中温暖亲子关系的建立。好的关系成就好的教育,儿童友好家庭里建立起的良好亲子关系,势必为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省妇联家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