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昭化区围绕“葭萌英才”培育行动
通过“导师帮带+一线淬炼”模式
推动年轻干部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快速蜕变
青牛镇党委副书记 曹阳
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曾在区级机关工作的“笔杆子”
如今已成为群众口中的
“田专家”“河管家”



作为“葭萌英才”培育行动中的乡村治理类人才,从机关办公室转至乡镇后,曹阳的首要任务便是走进“泥土课堂”进行学习。近段时间,在青牛镇莲池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里,她正忙着向当地农技干部学习株距控制、养分配比等种植技术,而这样的工作情景已是曹阳的工作常态。
“从机关到乡镇后,我一直抱着‘空杯心态’学习农村工作,一方面向书本和资料学,熟悉农业工作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向农技专家和群众学。”曹阳说道。
“曹阳肯学、肯问、肯钻,一有时间就会到村上、社上、田间、户头去看,和老百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学习相关种植技术。”青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李进说道。

技术学到手,更重要的是用到实处、指导农业生产。在曹阳的推动下,青牛镇已建起标准化种植示范片2个,带动18户种粮大户种植小麦945亩,2000亩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稳步实施,1700亩王家贡米特色产业渐成规模。
“我将着力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发挥村‘两委’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种养殖大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推动我镇农业产业健康向上发展。”曹阳说道。


角色转变的考验不止在田间地头。面对复杂的河湖管理,曹阳也曾手足无措。得知她在禁渔期巡河工作面前存在困难,镇党委书记便带着她沿河巡查,学习辨识非法垂钓痕迹、分辨异常漂浮物等巡河知识。很快,这个“政策书生”便上了手,随即还组建起专业化护渔巡河队,创新推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有效遏制非法捕捞、非法垂钓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禁渔期河湖管理,我镇组建了由我牵头,水利、畜牧、综治等领域7名工作人员为骨干的工作专班,建立‘日巡+夜查’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巡查25次,处理多起非法捕捞案件,在4处重点水域布设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智能识别预警。”曹阳说道。

从“问需求”到“讲政策”、从“等指令”到“找办法”,曹阳的成长刻画出昭化区年轻干部培养的“新坐标”。如今,青牛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王家贡米特色产业、产业道路硬化、河道生态修复等工作正有序推进,这些“墩苗”路上的实践成果,既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刻度,更是“葭萌英才”培育行动的生动注脚。
“从机关到乡镇角色转变,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接下来,我将主动向帮带导师学习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分管领域的实操经验,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一线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培育行动成果真正惠及到群众。”曹阳表示。

采访结束时,曹阳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农户打来的咨询电话,她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一边耐心解答。这让记者深刻感受到,当年轻干部把电话号码变成“群众热线”,把工作日志写成“民生账本”,他们就已经找到了在基层发光出彩的“密钥”——那就是把自己放进群众生活里、把青春热血融入乡村振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