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还看今昭】昭化一案例获全国人才工作最佳案例!

2025-10-30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罗楠浏览:


为更好展现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实践成果,中国人才杂志社今年3月举办“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至截稿时,共收到案例1200余篇。经严格评选,评出优秀组织单位12个、最佳案例50篇、优秀案例100篇。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委组织部选送的

自主评价重构“小木匠”到“大工匠”的进阶之路

获最佳案例

👇👇👇



自主评价重构“小木匠”到“大工匠”的进阶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地绿色家居产业集群优势,大胆探索“以产引才、以产育才、以产评才”新路径,推动木工人才从“小木匠”向“大工匠”加快转变,切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一、相关背景

昭化,古称葭萌,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向开放的重要节点,拥有2300余年连续建县史,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美誉。自四川省委将昭化区确定为县域经济重点开发区以来,区委、区政府敏锐把握全省家居产业战略转移的历史机遇,将绿色家居产业定位为全区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区的主引擎,现已吸引71家家居企业入驻,基本形成实木家具、铝镁家具、智能家居等五大完整产业链,木工从业人员规模达3200余人,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连续四年被纳入四川省百大重点建设项目。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昭化区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不动摇,紧贴绿色家居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出台系列人才支持专项政策,创新开展星级“葭萌木匠”自主评价,让更多木工人才在昭化这片热土上扎根成长、脱颖而出,为家居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具体做法

(一)以产定评、分类建标,重构木工人才评价新体系。成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人社、重点企业等协同配合的专项工作组,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全区5000余名木工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现状、发展诉求及企业用人标准进行了摸底调研。在充分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广泛征集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资深工匠代表的意见建议,精心打磨,反复论证,最终制定了独具特色的“3+5+89”评价指标体系,即:3类评价对象、5级成长阶梯、89项具体指标,形成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的人才成长框架。一是精确划分成长路径。将木工人才分为手工、机械、框架3类评价对象,根据技能水平,设置一至五星级认定等次,一二星级木匠专注于基础技能操作,三四星级木匠侧重于复杂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五星级木匠作为行业翘楚,致力于关键技术掌控、绝技绝活及重大贡献,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二是差异化定制工种标准。针对不同工种设定每个等次所需的学历、职称等指标的合理占比及核心技能考核重点,如手工木工注重传统技艺与绝技传承,机械木工强调智能设备操控与编程能力,框架木工聚焦工程实现与创新设计,确保了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深度耦合。三是灵活构建动态进阶机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实行“年限筑基与业绩破壁”双轨驱动,开辟证书直认、竞赛跃升、平台认定3大晋升通道,为人才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激发一线工匠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二)政企协同、多元共评,建立开放灵活评价新机制。打破政府部门“单方主导”的传统评价局限,构建开放协同的评价生态,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市场认可度。一是企业自主认定。赋予美好世家、鲁丽集团等龙头企业自主认定权限,允许企业在统一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标准,多形式开展评价。同时,指导企业将认定的星级直接与薪酬等级、岗位晋升等挂钩,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评价与用人机制脱节问题。二是院校考评认定。支持区内开设家居制造相关专业的昭化职中经备案成为评价主体,将评价标准融入教学和毕业考核,通过以赛代评、作品评定等方式,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星级认定,确保其输出的“科班木匠”技能紧贴产业前沿,年均输送300余名获星级认定的毕业生,实现了“毕业即认证”,大幅缩短了企业录用适应期。三是机构专业认定。遴选并授权昭贤人力资源公司作为第三方认定机构,为非试点企业员工、个体工匠等提供服务,有效弥补市场空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匠的认定覆盖率,解决了他们“无处评”的核心痛点。四是政府统筹认定。区人社局联合工会、技能鉴定中心等部门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履行兜底把关职能:对绝技绝活突出但资历不足的破格申报者、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或存在争议的评价结果进行专家综合评审;对各评价主体的认定过程及结果进行抽查评估、业务指导,并建立申诉复核机制;统筹协调将技能竞赛作为以赛代评平台,对市级及以上竞赛获奖者进行最终星级认定。


(三)以评促用、用育并举,打造木工人才成长新生态。为充分发挥星级“葭萌木匠”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构建了与评定结果紧密挂钩的支持体系。一是精准倾斜政策资源。将星级作为享受扶持政策的主要依据,根据所评星级对应给予创业补贴、项目资助等资源。二是全面拓宽成长通道。指导企业将星级作为关键岗位聘任、项目负责人选拔的重要标准,同时推动评价结果在建筑装饰、教学科研等相关领域互认,拓宽跨领域发展空间。三是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建成家居产业城人才之家,设立“葭萌木匠”一站式服务驿站,定期组织开展座谈、沙龙等交流合作活动,开辟住房医疗教育绿色通道,广泛挖掘选树先进典型。


三、取得成效

(一)产业升级动能显著增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效激发了产业创新活力。全区建成木工类技能大师工作室19个,攻破技术难题13个,取得专利21项。2024年成功招引“500强企业”鲁丽集团家居产业园项目落户昭化,总投资达64亿元,刷新国内家居制造业项目单体投资规模纪录,成为以人才改革撬动产业跃升的标志性成果。


(二)人才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兑现星级奖励286万元,发放创业贷款1.2亿元,切实增强了技能人才的获得感与发展信心。35名星级“葭萌木匠”获评省市级各类荣誉奖项,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连续举办三届家居制造技能竞赛,吸引川陕甘多地1000余名木匠参赛,形成“以赛促评、以评促建”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人才品牌影响力。


(三)乡村人才振兴开辟特色路径。通过系统评价与精准激励,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技艺精湛、市场认可度高的木工人才队伍,每年向外输送人才500余名,“葭萌木匠”劳务品牌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成为全市重点推广的特色劳务品牌。15名星级“葭萌木匠”建立传统木艺传承基地,开发出“古建微缩”“木雕摆件”等文创产品,带动53家农户年增收1.2万余元,实现技能传承与乡村振兴双融合,返乡从业率和本地就业黏性显著提升。


四、工作启示

(一)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精准化、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是核心。通过“产业画像”反推人才标准,量身定制不同类别的指标体系,避免“一刀切”评价,实现“岗位需求—能力模型—成长路径”精准匹配,有效解决了评价与岗位脱节、人才成长路径模糊问题,实现了评价标准体系设计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二)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构建多元化、协同化的评价生态是关键。主动打破政府“包办”评价的局限,创新性赋予本土龙头企业自主评价权,支持职业院校将评价融入教学,并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同时由政府履行统筹监管和兜底评审职能,构建“企业主导、院校融合、机构补充、政府兜底”的四维协同评价体系,破解小微主体评价难、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


(三)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构建与评价紧密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是保障。评价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将星级评价结果嵌入政策、岗位、服务全链条,形成“评价—使用—激励—反馈”闭环,让星级证书切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机会和支持措施,极大激发了人才提升技能、创造价值的积极性。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