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大蜀道100越野赛by UTMB®的赛道上,您所挑战的,不仅是一场越野赛,更是一次穿越“露天博物馆”的旅程。蜀道本身,就是这场盛宴中最宏大的主角之一。它串联起的古城、关隘、桥梁与碑刻,如同历史的坐标,共同诉说着千年的传奇。

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始于西周,使用至清末,延至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民间尚使用至今。因穿越天险剑门,故名“剑门蜀道”。因“金牛屎金”“五丁开道”等典故,又名“金牛道”。

位于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昭化古城以东、西、南、北四面开城门,依次为瞻凤门、临清门、临江门、拱极门,属明清两代文物。临江门因防洪被毁,基础尚存。

位于昭化区昭化镇战胜村6社,牛头山北侧山腰。三国时期的军事设施类遗址,面积约142平方米。现残存关门,上刻“天雄关”等字,另存石碑11通。

位于昭化区昭化镇孟江村1社。又名望夫桥,三国时期建造的两孔石板桥,桥长6米,宽0.85米,桥面石板厚0.35米。

位于昭化区昭化镇孟江村1社,杨家畔河口。清代建造的六孔石板桥,桥长22.5米,宽3.4米,高3.8米。

位于昭化区昭化镇松宁村1组,孟家岩河口。清代建造的双孔石板桥,桥长6.5米,宽2.8米,高2米。

位于剑阁县剑门镇翠云廊景区内,大柏树湾中。青砂石质,高1.8米,宽1.71米,厚0.15米。碑阳楷书阴刻,述南宋礼部尚书黄裳事迹,款尾为明成化八年(1473)。碑阴为清宣统元年(1907)黄裳墓古柏保护公议条规。

温馨提示:爱护文物,你我同行
我们倡议,以最轻的脚步,传递最深的敬意:
欣赏,胜过触碰——让文物在远处闪耀。
记忆,胜过刻写——让历史以本来面貌流传。
循迹,胜过开创——让古道的每一寸都得到尊重。
让我们成为历史的守护者,而不仅仅是见证人。祝您在2025大蜀道100越野赛by UTMB®中,跑出成绩,赛出风度,收获一段独一无二的文化奔跑体验!
来源:广元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