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团四川省委
四川广播电视台发起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四川短视频联盟推出的
《我们村的年轻人》vlog
大型创意短视频征集活动
获奖名单火热出炉啦~
昭化区vlog短视频作品
《肖华:来料加工出口 村民家门口就业》
荣获优秀奖
若视频播放不了,请点击查看视频
《我们村的年轻人》vlog大型创意短视频征集活动,本次共征集到250余个优秀的投稿作品,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创作者年龄从70后到95后,涉及种植、养殖、旅游、电商、物流等多个行业,涵盖了大学生、海归、博士学者、退伍军人等,许多省内外年轻追梦人加入四川“新农人”的队伍。鲜活地展现出当前四川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年轻一代“新农人”的风采。
肖华,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冯家岭村人,现任冯家岭村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卫子镇“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负责人。2019年底,昭化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卫子镇“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因主要负责人调动,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接管,出现了管理空档,濒临解散。肖华同志主动提出接管车间,一手一脚从头开始打理、管理。初期的车间,人手不够,成品合格率低。肖华不怕苦不怕累,亲自上手学技术、学设备调试,对每一个产品的生产环节熟稔于心,然后以身示范,手把手教授给员工。员工流动性大,做了一段时间觉得太辛苦、收入不理想就想放弃,肖华一个个悉心谈话,了解她们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压力,并尽量解决,免去她们的后顾之忧。在肖华的不懈努力下,三个月以后,来料加工车间终于走上了正轨、人员稳定、订单逐步攀升,加工费实现了成倍增长。其车间管理经营模式荣获昭化区2020年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截止2022年2月,车间吸纳零活就业人员76人,其中平车14人、手工编织35人、塞棉26人、管理1人。共完成订单20余批次,生产产品12万余件,发放加工费50万余元,实现人均月创收1600元以上。同时于2021年12月份接管梅树村来料加工车间,带动当地30余名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增收,实现人均月创收达800元以上。肖华以一名女性的坚强和柔韧,本着一名共产党员不畏艰难困苦的决心,不负重任,将“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经营得红红火火,为在家妇女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为妇女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添了一个“新机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一种“新活力”。
编辑:王 宇
责编:郑晓玲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