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喜报】广元市昭化区2位女作家荣获首届武则天女子文学大会征文奖!

2022-11-22来源:作者:沈丹浏览:

11月22日

2022年中国(广元)女儿节盛大开幕

开幕仪式上

公布了首届武则天女子文学大会征文奖


昭化区

车红梅  罗倩

在2022年中国(广元)女儿节开幕仪式上领奖

微信图片_20221122144445.jpg


活动自2022年5月启动,面向全国公开征稿,征文启事明确参赛作者须为女性,征文内容须以女性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或广元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7月20日截稿时共收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619件,作者遍及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泰国、加拿大、孟加拉华人投稿,年龄跨度9岁至96岁。


微信图片_20221122122930.jpg


首届武则天女子文学大会征文获奖作品


            


车红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微信图片_20221122141515.jpg

鸟鸣总是弹性良好

(组诗节选)

云端


替天空养育花朵,好看的童话,挂在高处

运煤小火车,从记忆深处驶来

执宫廷印花扇的女子,高挽发髻的中年

小衫罩旗袍,两肩风尘

接站的人,在远处为她取景

晨雾


急着上山的人,打开童话之前

要静一静心,七彩房子,隔着距离

才会怦然心动


雾是栖凤峡多出的一笔

走在我前面的老年夫妇

步伐矫健,他们的孙子

在天空之镜腾云


时间是疗治高手

雾是一场美育

经过的人,妙不可言


◎农家

正午时分,绕过三丛翠竹

穿红夹袄的阿婆,走一段斜坡

抬手指前方:花海农家


孩童绕来绕去

躲避一只蜜蜂的眷爱

系围裙的厨娘,眼睛又亮又深

菜肴上笼,柴火噼啪响


天空的蓝落进白瓷碗

许多花开在山腰

踩着薄土,根往深里扎

风拂过蝴蝶的翅膀

香有时从半坡浮上来

在院中,袅袅婷婷


石榴仍在结籽

樱桃和枇杷,预备下一场盛宴

我们坐在高山之巅,云朵之上

人声,忽远忽近

淡淡的喜,高过尘世


农家的晌午,我们越陷越深


明澈

走着,玫瑰忍不住羞红了脸

早晨的第一声问候,裹了太多蜜

她将头越埋越低


新娘提着白裙子,走过山坡

马鞭草打开紫衣玄关

蝴蝶散花。彩色的梦

一踮脚,轻盈地飞上了云天


月季专注于昨夜的一场露水

挨挨挤挤的晶莹

青梅竹马,错过便是一生

草叶上,芳菲薄薄一层

这些自然的物事

各有来去


秋天,在路上走着

那些明澈

轻易就接了一身


聆听


坐在山峰下

满山的树,落进眼里的青

仿佛童年时走在阳春里

流水一样。流水呢

在石上诵读

一句赛过一句


聆听一道岭

花开沉默,达意散漫


上山的人,路途停留

屏住呼吸,像听一个

等待已久的音信儿

重逢

为这,四十八小时的重逢

你奔赴千里,你说这里的草木

有让人念想的乡愁


入山林,松针在空中折叠太阳

指给你云海,落日,一节老火车的回忆

山顶的长椅上,你告诉我

远方城市的地铁、轻轨

璀璨的灯火,一城拥挤的人

都不及这里的山俊朗,方言地道亲切


夕阳下,你靠在身边,面容温润

我看见,光正在你的体内飞升

马鞭草

一片偷换了颜色的海

泊在爱她的人心里


因为惦记

起伏的波浪

从不肯将息


僻静处打坐,睡梦里掌灯


小拳头,轻轻打开

紫色风暴,山水云间飞舞


不谈论美学

满坡花朵深情的吟诵


辗转前来的脚步

从早晨徘徊至黄昏

不肯说出的

是裹了蜜的暗语


世上有些欢喜,只是经过

就泛起了星辰光芒

        


罗倩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微信图片_20221122111208.jpg


自序

念您,千千万万遍


告诉我,拉扯着我的是什么?这风来自何方?那些我们深爱的人究竞去了哪里?

我念,我念,我敬爱的婆婆。

婆婆啊,婆婆,您在哪里?

在山里,在山里的坟茔里。而山在我心里,在我流淌着的血脉里。

我知道,生与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我也明白,生命的动力,在于向上和向善生长。于婆婆而言,生活待她一点也不温柔,但她活出了自己的温度,更温暖了我们。

我是趴在婆婆的肩膀,看见世界最初的模样。她带着我蹒跚学步,也陪我走进漫漫山野路。她不曾言说的宠爱,都深藏在岁月里。她是扎根在我心头的那棵树,护送我飞出大山,也为我守着归途。

我总觉得来日方长,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去陪伴她、去孝顺她,然而,我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婆婆走后,我才算是真正长大。思念总是在不经意间爬上心头,我竭力克制,也短暂 “逃离”了那个家。我曾固执地认为,婆婆在,家才是家。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我无法面对爷爷的冷漠和绝情。有距离感的,不单单是时间和空间,还有情感。

也正是这份陌生,让我慢慢以平实而客观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乡亲们的忧虑喜悦、悲欢苦乐,乡土世界的生离死别、路径命运,是如此熟悉而强烈,好像每个人身上、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婆婆的影子。

一天又一天,一年再一年,春山如黛草如烟。关于婆婆,我无数次想过记录和述写,而又一直未能提笔,总怕写薄了、写浅了。

真正鼓起勇气,是在婆婆离开的十年之后。落笔的瞬间,思绪便漫洇开来。

音容不改,温润如初。字字句句里,婆婆的生命有了另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渺的空间,我和婆婆彼此生命流注,没有阻隔。

对爷爷,有过怨气,有过不甘,而姿婆无私且绵长的爱,像月光和星辰,照见一切细碎而美好的存在。最终,在婆婆离世的几年后,我完成了原宥及和解,与爷爷,与自己,与生活。时过境迁,唯一能留住的是我们对亲人和家园深深的眷恋。

生活转动,日夜不息,在某些间隙,我们会不自觉地回望那些或平淡或惊心动魄的过去,回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风雨、朋友和亲人,即便从不轻易想起,但一切悲欣早已深嵌于我们的生命。爱,便是供养,我们且爱且成长。

有人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我确信,我庆幸,自己携文字正走在漫漫归乡的长路。

要是累了、倦了、厌了,就停下来,坐会儿,发发呆,读读书,或者看看风景。然后,带着过往日子余味里那些小确幸,勇敢地去拥抱生活吧,以我们必须幸福的名义。

写下这本书,我只愿它能给热爱生命的人一点点力量,一点点面对自己、面对家人、面对故士、面对未来的力量。

写完这本书,我决定,回去好好陪一陪家人,好好看一看家乡的模样。

那么,当你翻开或者读完这本书,唯愿你也能有所念,有所往。

葳蕤繁祉,延彼遐龄。

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