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昭化区射箭镇五房:村集体经济强了 共同富裕不愁了

2022-04-29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蜀道昭化浏览: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我们把去年的集体经济收入给全村576户村民分了红,每人50元,最多的一家人分到了300多元……”4月22日,说起月初村集体分红的事,王开军仍有些激动,张口就报出了一组数据。

2020年5月,昭化区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原明觉镇五房村、鹅项村合并组建新的射箭镇五房村,57岁的王开军成为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本打算多分点红给村民,开村民代表大会时,大家一致觉得村集体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应该留点钱用于再发展、再壮大,于是将34万多元留在了村集体账上。”王开军说,这样的新变化,让他格外高兴。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强,五房村的新变化日益增多。

种菜变成种药催生出助农增收新产业

五房村是川东北地区典型的山地村落,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一度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除种玉米等粮食,就是种菜,卖点儿油盐钱。”五房村村民胡映光今年68岁,曾因缺少增收产业被评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

“搞脱贫攻坚后,有省财政厅等的帮扶支持,我们开始种中药材。去年,我家种了4亩多夏枯草……”胡映光说,“我现在不种菜了,硬是靠种中药材脱了贫。” 

再后来,不只是胡映光,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之中,中药材产业逐渐转变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并助推五房村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新五房村组建后,中药材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通过统筹集体经济的规划、项目、资金等,2021年全村中药材扩增至2000余亩,实现年产量3000吨,初级产品销售收入800万元。

“村集体经济强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民自主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都进一步增强。”射箭镇党委书记岳红娟介绍说,以中药材产业为支撑,五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五房村也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民变成股民构建起收入分配新机制

五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前几年就因没有考虑村集体经济,导致了其成为“空壳村”。

转机出现在2016年,为逐步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昭化区在贫困村中优先选取党组织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有集体资源的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有了这一契机,五房村以村里的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产业为依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进行尝试——土地流转,闲置的库房租赁……

一路前行,一路探索。目前,以集体资源资产独资成立五房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五房本草旅游发展公司,分别承担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任。

依托本地发展起来的广元市黎生农业公司,集中承包经营村集体流转土地110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大户 226户,开展药材订单种植、就地初加工;将农户承包经营的1000亩林地按照1亩/股、240万元财政投入按5000元/股,折合1480股,量化到农户、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竞价发包给5家企业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每年保底分红;将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气调库、仓储用房等租赁出去,每年收入23.3万元……

射箭镇负责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干部李生昀告诉记者,村民变成股民后,五房村又创新推出“4411”的分配模式(40%用于经合社成员分红、40%用于村集体经济再发展、10%用于全村的公益事业、还有10%用于特困群体困难救助或考上大学、参军立功等奖励资助),让集体福利与成员增收实现兼顾。

山区变成景区拓展了农旅融合新未来

“药博长廊”里,柏林下套种菖蒲,松树林下套种魔芋……春日里,从广元主城区出发,一进入五房村境内,就能感受到浓浓地“中药味儿”。

沿五房村旅游环线走一圈,沥青路宽敞便捷,川北民居错落有致,2000余亩中药材基地更是美得令人赞叹。

在五房村中药材基地核心区域——昭化药博园(国家AAA旅游景区,去年4月开门迎客),靠着中药材这一产业,已经拓展出不少新业态——观赏药花、品尝药膳、趣逗百禽,并开发出清热解毒、安神补脑等10余种药茶产品。

据统计,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专职营运,开展节庆游园、研学体验等活动,昭化药博园接纳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昭化药博园入园游客日均两万人。

人气旺了,也让五房村村集体经济明确了方向。

根据今年村上的工作重点,五房村正一边加快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加紧引进业主增加游玩和餐饮项目。

“目前在谈的项目有3个,1个已签约。我们还要在园区安装路灯,把乡村烧烤这些夜生活办起来……”王开军表示,对于未来他们信心十足。“把村上农旅产业做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也就更宽广了。”唐彪、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