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川渝协作健康促进暨健康县区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在重庆市云阳县召开,昭化区健康促进工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昭化区健康县区建设工作
都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呢
小昭来告诉你
享天然健康大环境。昭化区俗称“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四季气候分明,浑然天成的“山水太极”自然奇观,地磁场的强弱与人体阴阳平衡相契合,是健康养生的天然宝地,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是宜业宜居的民生福地。
建优美宜居小环境。以健康村创建为引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美丽路网、美丽庭院的“三美”建设,创建国家、省级卫生乡镇10个,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个、健康村114个,打造美丽庭院2.4万户,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美丽乡村呈现“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生活在昭化的老百姓都能置身山清水秀、感受鸟语花香、尽享恬淡时光。
优健康生活微环境。一方面突出健康家庭创建,全域开展精神面貌、健康意识、生活习惯、就医理念、环境卫生“五好”健康家庭评比,截至目前,创建健康家庭15974户,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达85%以上。另一方面抓好办公环境提升,全面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制度,倒逼干部职工带头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同时,我们也在餐饮店、机关食堂、家庭厨房等区域,张贴健康提示语,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注重的健康氛围。



健全健康服务体系。近年来,财政投入资金1.2亿元,强势推动全区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大力实施扩容提能工程,突出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内危急重症诊疗能力。整合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打造卫子、虎跳、王家三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一村一室多点”原则,建强村级健康服务阵地,兜住村级“网底”。
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深化与浙江龙泉、拱墅合作,实施柔性人才引进行动、周末工程师计划,建立华西医院博士工作站、专家服务队,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开展全员轮训计划,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培育市区名医14名,中青年骨干106名。
创新健康服务方式。推行家庭医生健康服务,为每个家庭配置“3+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时提供健康服务。购置健康巡回车2台,常态化走村入户开展巡回诊疗服务。探索远程诊疗服务,建立区级远程会诊、影像、检验三大诊疗中心。全域推广“卫健e通”和随访一体机,村卫生室可将健康数据上传至省平台,确保群众精准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打造健康产业基地。依托昭化优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市级现代农林业园区12个,建成“两品一标”示范基地4万亩,基本形成了道地中药材、绿色果蔬、优质稻米为主导的健康产业体系,昭化逐渐成为绿色健康产品的主要供给地。
培育健康美食品牌。树立“食在昭化、吃得健康”理念,我们精心培育了国家优质农产品—紫云红心猕猴桃;利用王家片区独特的地域环境,扩面发展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家贡米。依托道地中药材基地,开发了以茯苓面、茯苓粉、茯苓米酒为主打的“昭化茯苓”美食系列品牌。
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围绕广元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目标,建设了栖凤峡、柏林沟两个康养旅游示范地,打造了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康养食疗为一体的昭化药博园,推出了天然温泉疗养、药膳美食滋补、赏竹观花怡心、山地运动健身等一系列的健康养生“套餐”,2022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吸引沿海地区干部职工组团式休闲疗养30余批次。



主推柔力球运动。柔力球是一项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等限制的大众喜爱的健康运动,2012年3月,区委区政府着手推广该项运动,逐步构建了以“昭化健康大使为引领、专业队伍作支撑、全民参与为目的”的健身运动体系,今年,我们高质量承办了全国柔力球锦标赛,“全国柔力球之乡”品牌持续做大。目前,全区有柔力球队伍210支2万余人,先后斩获国际、全国竞赛一等奖47个,创编全国柔力球规定套路1个。
促进全民健身。大力推进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城市步游道、公园绿道、滨水休闲道、乡村彩道500余公里,建成区、镇、村免费健身场所655处。每年常态举办山地马拉松、群众柔力球、机关单位篮球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全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热情。
探索推行工间操。针对当前机关干部职工亚健康状况突出的现状,大力推广工间操,向办公室职业病“宣战”,推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让干部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截至目前,建成健康机关26家,创建率达44%。



下一步,昭化区将着力在完善健康促进保障机制、探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优化健康服务等方面再下功夫、再添实招、再求突破,奋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昭化实践再上新台阶。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