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来自昭化区中医医院的专家通过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为大家讲解中医药基本常识,现场展示人参、肉桂等中药材,以及关于“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制作流程,并发放中医药文化宣传资料,让广大市民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市民赵宗兰说:“我今天贴了‘三伏贴’,听了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现在对中医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有序排队,医生仔细问诊,根据穴位贴好“三伏贴”。
市民赵友兰想通过贴“三伏贴”改变身体状况,她说:“贴完后,全身舒畅不少,每年入伏,我都会来贴‘三伏贴’。”
据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气血通畅,皮肤松弛,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更能使药物循经导入到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脏腑机能的最佳时机。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李薛莹说道:“‘三伏贴’不是每个人都能贴的,血液系统疾病、出血、发热、疤痕体质、孕妇等都不能贴,贴‘三伏贴’后,成人4到6个小时取,儿童是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取,期间如果出现发烧、发热或者皮肤痒都属于正常现象。”



2023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期间,昭化区将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义诊和健康咨询等,普及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
昭化区中医医院院长张霖说:“我们以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为契机,结合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和‘三伏贴’等诊疗活动,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岐黄薪火精神,助力健康中国。”
温馨提示
1.虽然三伏贴效果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贴,冬病夏治切记不可盲目跟风,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2.感冒发烧、炎症急性期、特殊过敏体质、贴敷部位有创伤、皮炎及孕妇,不建议贴敷。
3.贴敷间隔时间一般为3-10天。
4.如在贴敷过程中出现痒痛,属于过敏,应立即去除;如出现发泡,请用75%酒精、碘伏消毒或来医院处理。
5.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食用发物(如糯米、醪糟、魔芋、鸡肉、海鲜等)及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6.贴敷当天不能游泳,贴敷后4-6小时内不宜洗冷水澡;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或者避免空调冷风直吹。

编辑:罗 楠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