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接续奋斗、持续用力。”近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推进会,传达市委书记何树平的批示意见,市委分管领导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会后,全市上下迅速响应,再掀创建热潮。
全力争取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我市有基础、有能力,更有底气。一方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民族宗教委员会高度重视,专家团队多次来广调研指导。另一方面,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长期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广元实际开展跨省协作,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国家、省、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六级密切联动,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广元样本”。
共建同心示范走廊 六级组织吹响“集结号”
自2009年四川省“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9+3”教育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民族融合,重德强技,共同进步”指导思想,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全市“9+3”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今年28岁的杨忠甲,出生在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2011年,杨忠甲初中毕业,得益于“9+3”免费教育计划,来到广元就读利州中专。2013年,杨忠甲参军入伍,两年后复员,并取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2016年,古尔沟镇面向“9+3”毕业生发出招录信息,杨忠甲通过考试,顺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我市地处四川“北大门”,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节点。全省8处拱北,其中我市就有6处。我市有2个回族乡、3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43个民族。“9+3”免费教育、青海玉树班、西藏那曲班、贵州纳雍班等在校学生超5600人,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与攀枝花、成都市连点成线,形成“一南一北一中”的城市民族工作格局。
自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多次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5次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4次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作出部署,制定出台《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跨省联创纳入市委《决定》。
以上率下劲风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四县三区你追我赶。“十三五”期间,青川县投入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亿元、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苍溪县创作了民族知识宣讲快板;朝天区经常性开展川陕(广元朝天—汉中略阳)同心示范走廊共建活动;利州区深入探索“一屏三码”嵌入民族工作模式……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元千帆竞发。
助推广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广元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一举成功,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多次来广调研指导。近3个月,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来广调研4次,精心绘制创建高清“导航图”……我市实施的“巴蜀儿女进天山”教育援疆温暖工程、开展民族宗教工作跨区域协作等创新工作,得到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主引擎”驱动 和美广元遍开“石榴花”
我市成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书记、市长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成立文秘组、宣传组和现场点位准备组,“三驾马车”并肩发力,推动创建工作迅速步入“快车道”。
“归档规范、完整、清晰”,翻阅市、县(区)和市级部门的软件资料,省调研指导组多次给予充分肯定。“一开始,我们就对照评估验收标准,提出了《软件资料归档建议目录》,明确了6大项19小项33子项,要求各地各部门在此基础上充实完善。”文秘组组长杨雨亭说,创建工作推进、资金支持、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等再组专卷,做到动态调整、查漏补缺、体现特色。
民族和睦,互相往来;风俗习惯,互相尊重;先进技术,互相学习……走进利州区东坝街道东屏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社区《民族团结居民公约》产生的感召力。“高标准打造示范点,市创建办统一设计LOGO、海报、展板等公益广告画面,从源头上严把政策关、文字关,充分体现广元特色,基本做到了‘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德远介绍说。
确保创建宣传有深度,我市按照信息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三类,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创建宣传方案。新闻宣传在市级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统一开设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专栏,对新闻媒体、市级部门、县区每月刊发(播)的稿件数量进行了明确,每月开展一次“宣 传工作大比武”评比,近3个月新闻宣传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四川频道等中央、省级媒体共刊发各类稿件80余篇。信息宣传每周编发一期创建简报,重点围绕社会宣传“八大行动”总结经验。利州区“四聚焦”释放创建“强磁场”、旺苍县“九深入”扩大创建 “朋友圈”、昭化区“四强化”打造创建“主引擎”、苍溪县创建“小喇叭”聚起团结奋进“微力量”、剑阁县多向发力非公企业遍开“石榴花”、市生态环境局项目落地见效民族乡镇“清”妆出镜、广元“就业三招”实现民族地区“9+ 3”学生就业99.29%……近100 条“广元经验”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在广元,人人吃好“团结饭”,唱好“团结歌”,干好“团结事”,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践行者、推动者、建设者。如今,各族群众彼此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形成了互助互爱、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和民族关系,“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正在成为和美广元的又一张城市 “名片”。
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我市将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造广元民族工作升级版,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