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广元市昭化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街长制”为工作着力点,加强城市市容、市政设施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整体形象和群众幸福指数。
规范车辆停放、宣传“创文”知识、劝导文明过马路……8月29日一大早,昭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街长”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们每天早上7点开始就要对城区各街道进行巡逻,如果发现有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就会立即整治,确保各街道干净、整洁、有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胡瀚丹表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创新和完善城市治理方式,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今年8月,昭化区出台了《广元市昭化区城区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方案要求,要紧盯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等工作重点,将集中整治与分片整治、日常整治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推动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并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参与氛围,引导广大市民支持并自觉参与到“街长制”工作中来。
“在‘街长制’工作推进中,我们整合了4个工作组,划定管理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人,每天按时上街开展巡查整治工作,并把每天发现的问题收集分类,以发‘点球’的方式发送至各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利用车载广播,每天上街开展‘创文’的宣传,让‘创文’工作入脑入心。” 昭化区“街长制”办公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母俊表示。
自实行“街长制”以来,昭化区修补破损人行道路面30余平方米,增设无障碍通道4处,拖车拖离非机动车300余辆,现场整治车辆乱停乱放500车次,处罚占道停放车辆120余辆,规范商贩占道经营30处、商户骑门跨店25处,铲除城市“牛皮癣”120余处,规范店招店牌30个。(杨黎明、李益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