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徒步古蜀道 对话翠云廊】航拍古蜀道,探寻藏在历史里的秘密!

2023-09-16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罗楠浏览:

大美蜀道 诗意昭化

近期由广元市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出品的《航拍古蜀道》亮相

一下燃爆了每个昭化人的心

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这一次

我们一起以俯瞰的视角

看遍古蜀道

立体化呈现蜀道上的

历史人文景观

自然地理风貌

你会发现

古蜀道充满着无限的魅力!

古蜀道徒步线简介




古蜀道徒步游首批线路以金牛道为主体,起于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止于剑阁柳沟镇,全长57公里,串联昭化古城、大朝驿站、剑门关、翠云廊、剑州古城、拦马墙等景区景点。石板悠悠,历经风霜,依然坚实稳固;古柏千年葳蕤、万年长青,依旧苍翠欲滴、遮天蔽日。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拴马桩、古桥古亭等古代陆路交通保存下来的罕见实物历历在目,诉说着金牛道千年沧桑变化,呈现“大美蜀道”的绝美画卷。蜀道沿线还分布着 “蜀道驿站”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餐饮、停车、休憩等接待服务,同时也诠释了古蜀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二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的古道驿传体系。

“天下蜀道·行者天堂”,徒步爱好者用脚下的足迹,丈量着蜀道的千年历史,让千年蜀道成为徒步者的天堂,让千年蜀道焕发着勃勃生机。



01

桔柏渡

   

桔柏渡,金牛道入蜀要津。位于昭化古城东门外白龙江、嘉陵江交汇处,是战国以来古驿道连接南北的重要渡口,曾设桔柏渡塘(水塘)。传有巨柏荫覆渡口,人谓柏树管领风水,屏截江风,可谓吉祥,故称吉柏渡。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桔柏渡》诗。


02

昭化古城


昭化古称葭萌,因以城为关又名葭萌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为苴国都邑所在地,蜀先主刘备在此“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宋太祖以“昭示帝德、化育人心”改称昭化,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三国古城,被誉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




03

凉亭子


凉亭子又名倚虹亭,位于昭化牛头山麓的五里垭上,天雄关雄踞其上,嘉陵江蜿蜒其下,为古驿道必经之处。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地方绅士在此建亭,供过往行人休憩和观景游玩。由于亭建高岗,每当雨后初晴,就有彩虹横跨其旁,蔚为壮观。清代诗人张问陶曾在此赋诗《倚虹亭》。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发动广昭战役之凉亭子战役就发生于此。



04

神道碑


神道碑距昭化古城十里路,又名“十里碑”。该碑为蒋树屏神道碑,以巨石为座,碑身高约2.5米,额圆,浮雕双龙戏珠。碑身刻“诰授昭武都尉蒋公号树屏大人之神道,祀男蒋珍荣、蒋珍先、蒋珍春勒石,大清光绪十一年岁在乙酉季冬月吉日立”。碑主蒋树屏,被诰封为昭武都尉,系武散官,正四品。



05

天雄关


天雄关因“天设之雄”而得名,原名天信关。是传送天子与边关之间信件往来的一个必经路口。它是中国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古驿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铺递,是金牛道上的重要关隘,为老昭化县八景之一的“牛首雄关”。现关门犹存,有宋、明、清等历代碑刻十余通。



06

牛头山


牛头山因形似昂首之牛头而得名,距昭化古城十五里,系剑门山的东支,海拔1214米。相传为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坐骑白牛所化。有诗云“千盘出剑阁,万仞上牛头”。牛头山横亘于嘉陵江与大剑山之间,峰险势雄,自古兵家必争,姜维兵困牛头山就发生于此。牛头山是观“天下第一山水太极”的绝佳位置,曾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



07

牛滚凼


牛滚凼距昭化古城8千米,前有哨楼垭,后有大树垭。过去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两边都是铺面,以供过往行人小憩。相传古时有位风水先生身怀绝技,探知牛头山里藏有一头金牛,他利用当地的莎草和青藤搓了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绑在“牛头”上,想凭自己的法术仙威牵走山中金牛。金牛使出浑身解数挣断了绳子,不但没有牵出金牛,还噗通一声滚进了牛鼻子前面的水塘,在旁边种地的一位老翁笑称牛滚凼。




08

新铺


新铺位于昭化镇牛头村,前有塘房湾,后有牛滚凼,距大朝驿10千米。按旧制驿道“三十里一驿,十里一铺”,这里曾设置有“铺”,配有铺兵、铺司传递文书情报。还开设店铺,提供食宿茶水服务,交易土特山货,这一带的冬梨、板栗、柿饼、腊肉、土鸡、高山蔬菜等十分畅销。


09

竹垭铺


竹垭铺又名竹垭子,位于昭化镇大朝驿村,古时为一驿站,因竹林繁茂而得名。南行数百米在一石崖上有“砥矢周行”“化险为夷”的石刻,源于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姜维智战司马懿的历史故事。


10

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昭化镇大朝驿村,距昭化古城14千米,距剑门关17千米,相传是魏将邓艾被冤杀后的人头所化而成,故又称“人头山”。云台山巨石矗矗,连卷如云,海拔1254米,是周围诸峰之首。人们登山远眺,可晨观日出,暮看云海,被誉为“川北小峨眉”。



11

大朝驿


大朝驿又名大木树、达摩戍,位于云台山下,东距昭化古城14千米,西距剑门关15千米,是古蜀道上一座古老驿站,位于昭化驿与剑门驿中间,故称“腰站”,供官差途中换马、暂住、休息。自明天启四年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前,为川陕驿道必经之地。清代诗人张问陶、李调元等曾留宿大朝并赋吟诗篇。



12

望夫桥


望夫桥位于昭化镇松宁村,又名寡妇桥。为明代修建的石板桥,长7.6米,宽2.6米,距水面2米。相传有一妇人,家境殷实,但丈夫不幸早逝,她年纪轻轻就为其守节,一生行善积德,资助鳏寡孤独,四处修桥补路,这座桥就是她出资修建的。当地官府、百姓为了感念她的善举,将此桥命名为望夫桥。



13

松宁桥



松宁桥又名松树桥,为双孔石板桥,两侧有石板栏杆,整个桥面长6.5米,宽2.8米,高2.0米,经历五百多个春秋,坚固依旧,完好如初,是剑门蜀道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桥。石桥西头有两株铁甲松树,古树参天蔽日,景色秀美怡人,两颗松树奇高,桥由此而得名。


14

高庙铺



高庙铺位于昭化镇松宁村七组,距大朝驿5千米,西与剑阁县剑门关镇高峰村交界接壤。古时高庙铺建有许多寺庙,且处于山梁之上,故得名。此处亦名“莫梁寺”,曾是千里蜀道上独一无二的景观。传说关羽曾在高庙铺驻守,莫梁寺供奉的正是关羽,且天下的关羽神像数此最佳。


用脚步丈量古蜀道

见证历史文化印记

我在昭化等你

来源:昭化文旅

END


编辑:罗   楠

责编郑晓玲  徐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