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当下繁华光景
忆来时艰辛道路
昭化这方热土
镌刻着太多红色烙印
记录了无数光辉历程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
我们不妨安排一场
不忘初心的红色之旅
踏寻先辈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
太公红军山
太公红军山位于昭化区太公镇,是国家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冲破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挥师向陕南、川北地区挺进,首克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6月粉碎四川军伐田颂尧的"三路围攻"之后,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后扩编为三十一军)乘胜占领旺苍,随之直克元坝子,于7月23日在元坝子建立了以今昭化区为主体的川陕省嘉陵县苏维埃政府,红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团部进驻太公寺,太公寺乡苏维埃政府亦设在寺内。1985年,太公乡人民政府报经广元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太公山命名为"红军山"。



红军烈士纪念碑建于1997年,高11米,宽2.7米,碑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词"缅怀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十二个大字,闪跃着红光。碑座正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胥光义将军的序文。底座侧面、后面为表现红军时期这一带主要战役战斗的浮雕和线雕以及嘉陵县苏886名红军烈士和70余名牺牲的干部群众的名字。

烈士陵园为红军赵连长烈士墓、曹兴发烈士墓、红军林政委烈士墓及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烈士长眠之所。
太公寺建于唐代,因唐朝皇帝与道教鼻祖李耳同姓,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则是道教得意门生,唐明皇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诏告天下置太公庙,此太公寺为其一。鼎盛时有子牙、大佛、观音、九皇等二十一殿。寺内神像俨然,众匾高悬,暮鼓晨钟,香火不绝。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团部及太公寺乡苏维埃政府进驻寺内,又称红军大院。红军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两年之久,留下了许多革命文物和传奇故事。
登临山顶,拜谒太公,如攀云梯而得名。两旁分布12块文化石,上刻12位将军(均系红四方面军老战士)为太公红军山题词。石梯最高处有红军亭,檐牙高啄、巍然独立。
张明秀事迹陈列室
张明秀是昭化区虎跳镇南斗村人,17岁的她在民族危亡之际投笔从戎,参加了红军。她历经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2020年8月1日张明秀事迹陈列室正式建成开馆。





张明秀事迹陈列室共分为光辉的历程、峥嵘岁月、实物陈列三个部分,展现了张明秀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临危不惧、不怕牺牲、与敌周旋的历史画面,陈列了虎跳籍43名红军革命烈士英名录,红军当年所使用的马刀、手枪套、梭镖等红色文化类实物展品。
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张明秀同志为了革命而奋斗的一生,还能从那些饱经风霜的红色文物上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云雾村史馆

云雾村史馆以昭化籍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化武的英勇事迹为主线,设有苦难岁月、红色星火、英雄丰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迈步共富、美好生活等板块,全方位展示了昭化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参加革命队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的不朽功勋,谱写了红色昭化的壮丽史诗。
在云雾村史馆,可以看到昭化英雄儿女的革命战斗形象,可以了解李化武老战士不畏生死,以身许国;不惧伤痛,身残志坚等精神品质,还可以回顾云雾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直观的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大成果。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这个国庆
让我们相约昭化
开启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
感悟昭化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记忆!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