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全省第二批社区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出炉
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金印社区
“金妈妈”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
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位典型案例
成功入选
在全省推广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他们的经验做法吧
一、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金印社区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基本情况
“金妈妈”志愿服务队是由昭化区卫子镇金印社区女干部于2020年5月自发带头组建的,团队口号为“关爱未成年人 守望幸福未来”。“金妈妈”志愿者们本着“传递爱心,传播真情”的志愿者精神,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发挥专长,尽己所能,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以一种积板、乐观的态度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困难儿童、留守儿童,促使未成年人、困难儿童健康快乐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二、待解决的社区问题或服务需求
“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属卫子镇金印社区,社区幅员面积3.63平方公里,居民1360户,3450人,现有党员351人。居民多数外出务工或经商,社区留守儿童80人,困难儿童500人。存在留守儿童寒暑假无人照看,未成年人学习生活隔代教育,缺乏心理辅导,生活习惯养成和公共社会道德缺失。急需专业志愿服务队进行假期照看服务,学习生活心理辅导,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三、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金印社区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发挥作用具体情况
(一)完善帮扶机制,“妈妈”关爱更暖心
“金妈妈”志愿服务队每年3月份对社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动态掌握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底数,通过开展建档管理、入户走访了解重点未成年人基本情况,针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精准匹配适合的“爱心妈妈”,跟踪匹配适应情况进行实时调整。6月份为牵手关爱集中行动月,寒暑假是重点关注期。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每月走访一次重点家庭;每学期走访一次留守儿童所在班级学校;每个假期组织一次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连线”,通报留守儿童情况;每季度组织家长子女开办一期素质提升活动;每年“六一”开展一次困难儿童慰问。日常通过电话、视频以及见面互动等密切陪伴方式,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妈妈”般的爱。形成了“集中行动月+重点关注期+常态化帮扶+日常互动”关爱促进机制。三年来,“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吸引固定志愿者25人、流动志愿者60余人加入关爱末成年人爱心行动。500余名困难儿童得到关心关爱,80名留守、困难儿童与“爱心妈妈”成功结对。开展假期托管、手工制作、亲情连线、绘本阅读和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举办“中秋节•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元宵节•猜灯谜 包汤圆 闹元宵”等亲子活动10余次。争取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资金达3万余元。
(二)加强部门联动,专业帮扶更贴心
基于留守儿童、困难儿童情况较为复杂等现实问题,为更好地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加强与团委、教育、医疗、公安、司法等行业部门联动共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为孩子们打造家庭教育、情绪纾解、普法教育的专业阵地。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等行业队伍中招募了20余名行业“金妈妈”,为孩子在生活教育、心理辅导、危机介入等方面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救助服务,切实成为孩子们的贴心“护卫”。同时,还聘请专业家庭教育人员参与到“金妈妈”与孩子们的集体研学、交流、互动中去,通过集体游戏、心理团辅等方式纾解孩子压力、放松孩子心情,培育孩子积极乐观阳光心态。三年来,“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讲20余场次;心理健康讲座6场次,家庭教育指导10余场次,个体咨询100余人次。
(三)行动回报社会,关爱举措更走心
“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在加强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的同时,依托载体活动、激发未成年人感恩回报社会之情,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以务实举措推动未成年人工作与社会环境形成正向互动和良性循环。在“学雷锋日”、重阳节、春耕节等时间节点,“金妈妈”志愿者们与社区干部携手,带领辖区未成年人走上街头进行文明劝导,引导群众不乱穿马路,不随地扔垃圾等;走进老年活动中心、孤寡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铺床叠被,洗衣买菜等;走入田问地头,开展农事实践,帮农户劳作等。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未成年人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关爱,德智体美劳全面茁壮成长。三年来,“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带领未成年人共开展敬爱爱老活动3次,文明宣传等志愿活动10余次,农事实践3次。
“金妈妈”志愿服务队坚持立德树人、儿童优先原则,为未成年人构建起“结对陪伴+专业帮扶+环境友好”的全社会关爱格局,为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三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例青少年辍学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无一例违法违纪留守儿童,为家庭和社会稳定、平安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