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昭化区工业经济三年提振
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面提振工业经济,充分发挥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区“拼经济、比发展、创一流”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1456”发展战略,以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抢抓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汇聚资源要素,强化措施保障,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提速、项目招建提质、企业培育提级、园区拓面提档、转型升级提能五大行动,切实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城新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到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每年新开发园区面积1000亩以上。
1.优化主导产业布局。
稳步提高全区工业化率,从2023年到2025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2025年全区工业化率达到38%以上。构建“3+2”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体系,打造家居建材、食品饮料、新型材料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清洁能源、医药健康2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两个支撑”协调发展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引领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名城示范区、全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样板区,建设产城一体、协调创新、融合发展的产业优城。
2.持续壮大绿色家居产业。
依托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等,围绕“板式、实木、软体、铝镁”四大家居门类,积极承接成渝、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家居产业转移,靶向招引一批链主、优质企业,并以中小微企业集聚完成全产业链配套,培育壮大家居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广元建设中国绿色铝都,布局铝精深加工产业,有序发展铝制家居、铝型材加工,形成功能完善、种类齐全、优势明显的家居建材产业集群。
3.巩固提升食品饮料产业。
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强做优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饮料及饮用水、饲料生产与肉制品加工三大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酒类饮料企业抱团发展,打造“昭化造”白酒品牌。加快推动信德林业生态产品综合加工、达优宝淀粉制品生产等食品饮料项目建设,重点跟踪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抢跑食品产业新赛道,实现食品产业转型提质。
4.探索发展新型材料产业。
加快推进矿石资源普查和勘探开发,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加快完善元柳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布局战略新兴原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聚力打造新能源玻璃、显示玻璃、优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纤及复合材料四个产业群,着力招引一批玻璃制品、显示模组、装备制造等环境友好型项目。深化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全力推进水晶饰品等已建成硅基新材料项目技改提能。
5.深入谋划项目储备。
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国家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新赛道产业,按照延链补链强链思路,全面推进重大项目招引落地,鼓励支持中粮油脂、香香嘴等企业技术改造,建立动态项目储备库,常态储备一批达到预可研程度的工业项目,形成接连不断、滚动实施的储备机制和良性循环,推动储备项目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区储备工业项目总投资不少于500亿元。
6.做好项目招引承接。
健全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依托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专班,围绕产业链图谱和产业招商地图,充实更新产业招商数据库和目标企业清单,利用委托招商、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捕捉项目信息,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集中重点突破,定向精准发力,竭力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优企、强企落地。2023年—2025年,确保引进到位市外资金、工业资金以及省外资金、制造业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
7.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推动“企能办、厂门办”延伸服务,进一步完善“四个一 ”工作机制,落实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全流程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和“拿地即开工”,全方位加强园区项目服务保障及支持,提前做好项目落地及投产各项工作,主动服务项目环评、安评、能评审查等,提前为项目落地准备好各类要素,真正让服务等项目,全力推动千川门窗、建丰木业等项目尽快开工,督促家居水晶饰品、美好世家、中发新材料等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到2025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以上,其中技改投资25亿元以上。
8.培育“小升规”企业。
鼓励支持“个转企”、“小升规”, 探索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集群注册”和“集聚发展”。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精准服务指导,高质量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及时兑现“小升规”激励政策,到2025年力争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
9.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龙头带中小、整体带配套,实施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工程,引领更多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餐饮家具领军企业,千川门窗有限公司建成全国木门10强企业并在主板上市,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争创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质升级、小微企业创业兴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以上。
10.分类施策盘活存量。
聚焦升达林业等停减产企业和柏逸居等自建停工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台账,通过兼并重组、产业转型、破产重整等方式,“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力争每年盘活问题企业和项目不少于2家(个)。
11.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积极培育国省市质量标杆企业,大力提升“昭化造”产品市场影响力。动态更新工业企业产品目录,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平台,充分利用淘宝、天猫、832扶贫平台等销售渠道。
12.完善工业发展布局。
坚持“ 一核两区多点”工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以元坝镇、昭化经开区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核心增长极,以恩广高速东西两翼为主要承载地的主导优势产业集聚区,以镇域为节点的特色产业发展片。恩广高速以东重点发展家居建材、新型材料产业,恩广高速以西重点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家居建材产业以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为核心,全产业链发展家居建材产业,虎跳镇、王家镇、红岩镇发展木材加工、砂石加工等家居建材上游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以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为主要载体,辐射带动部分中心镇发展农特产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新型材料产业以元柳工业园为承载地,培育壮大新型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以元坝镇、昭化镇、卫子镇、王家镇、红岩镇等为重点,积极发展风电及太阳能综合利用。医药健康产业以元坝镇、射箭镇为重点,发展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加快培育特色健康产品。将广元港昭化港区红岩作业区打造成以发展港口物流、物资集散、仓储的临港物流特色产业园。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13.推动园区升级扩容。
紧抓新一轮经开区扩区调位机遇,将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元柳工业园、杏树食品产业园、泉坝台阶地等园区纳入经开区管理范围。持续拓展家居建材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新胜、大坝组团,力争每年拓展家居产业城面积1000亩以上;加快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拓展延伸,完成泉坝台阶地、杏树食品园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元柳工业园建设,确保2024年完成元柳工业园一期场平建设。启动全省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全省轻工特色示范园区创建,加快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4.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持续完善园区道路、管网等“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园区居住、餐饮、交通、商贸等生活配套设施,促进城镇生活配套功能向园区延伸。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5.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鼓励修建三层以上厂房,提高闲置厂房利用率。实施“项目满园”工程,加强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严格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园区产出效益。支持绿色家居产业园创建省级“5+1”重点特色园区,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
16.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开展“节能监察+专家问诊”公益节能诊断行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环保节能降碳综合技术改造,挖掘环境容量空间,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中粮油脂等创建省级绿色工厂。
17.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建立“重点产业+重点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商)协会”工作机制,加大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创新平台建设。整合产业链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易达”“科惠达”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围绕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等环节,开展研发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2025年,新建成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
18.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试点示范,率先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智能工厂、数字生产线试点,引导企业推进技术、产品和服务升级,以智慧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家以上,新增上云企业1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亿元以上。
阅读全文
请点击下方连接
↓↓↓
广元市昭化区工业经济三年提振行动方案(2023—2025年)
编辑:罗 楠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