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样示范引领
主动担当作为
今天的【人才风采展】专栏
为您展播“葭萌英才”
——农业人才
(排名不分先后)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吕志勇,男,汉族,199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宁强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农学学士学位。2018年5月至今,在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现任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农艺师。他参与编制农业专项规划4个,主持和参与制订地方农业标准3项,参与育成省级审定优质水稻新品种1个,促进全区扩面提质发展“王家贡米”订单生产3万亩,有力推动“王家贡米”产业“产购储加销”全链融合发展和现代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吴泽川,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南江人。2010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2021年11月被评为高级兽医师(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现在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工作。他参与的省畜科院《西南地区奶牛健康养殖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牵头团队开展全区布病净化工作,总结出的“244”布病防控监测净化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交流推广,并在《湖北畜牧兽医》发表论文《羊布氏菌病防控与净化技术的应用》。作为主研人员开展构建昭化现代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区级科技项目2个。
罗显军,男,汉族,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元市昭化区河湖保护站负责人,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师。他推行智慧水利建设,指导11个中小型灌区建成水资源在线监控设施,有效保障6.8万亩灌区灌面农业生产用水量,助推昭化区于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达标社会。在全省率先推行建立了河湖长制体系,投身全区16条河流和95座中小型水库综合治理,近几年全区水资源环境显著改善。担任昭化区嘉陵江、南河、白龙江、插江等重点河流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业务技术负责人,高质量高标准指导完成项目建设,有效保护工程防护区耕地0.35万亩。牵头完成32个省级信息化平台入库的技术方案。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为昭化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王普照,男,汉族,199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广元人,现工作于昭化区农业农村局。2011年6月毕业后他曾在全球农牧龙头企业正大集团工作5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知识,2018年6月参加援彝帮扶,派驻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月吾乡尼尔村任“四治专员”,在援彝帮扶期间发展专业养蜂户3户,建设标准化蜂场1个,引进中蜂200群,发展土鸡养殖户20户,引进良种肉牛20头,改造提升16个老旧羊圈,发展村集体经济肉羊养殖800只,年均增收35万元以上。开展全区农田建设项目和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6万亩,培育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3个。
刘书玲,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商洛人,退伍军人。1994年3月从事以家禽养殖、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项目开发,2018年至今任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创新推出的“1221”产业振兴发展模式和“1233”订单生产模式带动1100余户养殖户增加养殖收入1.2亿元,实现代养费收入700余万元。带动地方稳定就业80余人,实现务工收入385万余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拉动当地运输、餐饮、农副产品等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冯连春,男,汉族,1974年2月出生,四川昭化人,现任广元浩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减少化肥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稳定粮食安全生产、提升水稻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富民、加快农(渔)业转型升级等开展了大量工作。2019年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推广奖,2019年全国稻渔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二等奖”,2019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介“绿色生态奖”,2020年荣获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2022年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先锋代表。

编辑:余莎莎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