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全球艾滋病反歧视倡导工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确定将每年的3月1日
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
零歧视日的主题标志为蝴蝶
象征着蜕变 重生 美丽和自由
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
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

要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首先要科学认识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
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
大量破坏该细胞
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
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并可发生恶性肿瘤
病死率较高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
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
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有艾滋病毒就是艾滋病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这一术语系指
艾滋病毒感染最晚期
可通过20多种威胁生命的癌症
或“机会性感染”中
任何一种的出现来确定
它们善于利用免疫系统衰弱的空子
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出现之前
艾滋病是艾滋病毒
早年流行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现在随着更多的人能获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大多数艾滋病毒感染者
不会发展成艾滋病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1.性传播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
2.血液传播: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解剖刀、输血设备等。
3.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艾滋病如何预防?
1. 安全性行为
性行为中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2.不共用针头
3.拒绝毒品
4.母婴阻断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怀孕、哺乳过程中:①服用抗病毒药物;②剖腹产;③避免母乳喂养。
5. 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暴露
美容、文身、理发、修脚时,应选择正规商家,确保所用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6. 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7. 注意外伤防护
如有外伤等引起的流血应妥善处理伤口。
8. 保护易感人群
对相关高危人群加强知识普及和预防。
9. 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使用阻断药
24小时内阻断效果最佳,超过72小时阻断成功可能性将大幅降低。

来源:康康观察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