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昭化区已全面完成全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通过全域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持续扩大生态产品价值,让产业化经营增值、品牌化打造提质、数字化赋能增效和多元化参与共享的“四大叠加效益”得以不断释放。
近年来,昭化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在空间上将全区划分为广元东部新城(昭化城区)工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昭化古城文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嘉陵江“水经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农业产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区、镇、村三级专班联动,以试点示范引领和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质效。
昭化区发展和改革局机关党委书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专班成员祖领会举例,在全省首个完成镇域GEP核算后,柏林沟镇不仅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4140余万元,用于水环境提升,更撬动社会投资4000余万元,在柏林沟镇进行休闲康养旅游开发。
“柏林湖里的水更清了,柏林沟古镇的环境更美了,来的游客更多、也更满意了……”在柏林沟镇岚桥社区脱贫户刘天福看来,当身边的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不仅是柏林沟镇,昭化区的农业产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正在快速推进。
昭化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运用“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农户”订单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昭化区形成了王家贡米、紫云猕猴桃等七大特色产业链,认证王家贡米、曌福牌菜籽油等“三品一标”产品109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8077公顷,近3年依托电商物流产业园累计网销农特产品6.8亿元。
昭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叶林城介绍:“我们坚定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产业旺、乡村兴、群众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居全市前列。”
昭化区将在2025年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框架,基本构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特色机制和模式。

编辑:余莎莎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