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拼经济 比发展 创一流】以特色产业链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4-05-13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赵柳月浏览:



农业产业园实现“立体布局+科学搭配”、特色产业集群成链,农户“饭碗”端得牢、腰包鼓起来……这一幅昭化区业兴民富的乡村盛景图,写意更写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昭化区把粮食安全生产、特色产业发展等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重点产业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


2024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66302万元,同比增长1.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实现3852万元,增长6.6%。



牛羊产业“破圈”发展  荒原新“声”打破乡村寂静


立夏到来,万物至此皆长大,昭化大地也萌动着活力与生机。近日,走进昭化区磨滩镇百胜村,远远传来的清亮羊叫声,打破了乡村的寂寥。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昭化区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变“荒原”为“钱仓”,推动肉牛羊产业“破圈”发展。



广元市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磨滩种羊养殖基地位于百胜村百安农业园区内,是昭化区第一个川中黑山羊扩繁场,基地以租赁方式盘活村集体闲置猪场改建而成。自2023年3月投产后,辐射带动磨滩、王家等周边乡镇20余户农户发展种羊养殖。


“百胜村按照‘基地+集体经济+专合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自繁、自养、寄养、代养方式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磨滩镇人大主席官开波说,2023年该镇产值突破600万元。


产业发展有力度,助农增收“有门路”。


“除了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羊资源和养殖技术外,基地还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现已带动20余户农户实现就地就业,户均实现增收40000元。”广元市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磨滩种羊养殖基地项目现场负责人罗显亮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昭化区射箭镇也通过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肉牛,实现村民获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双赢”目标。


“去年共出栏肉牛100多头,收入在40万元左右。”射箭镇潼梓村村民刘杰明说,这两年行情不错,今年养殖规模将持续扩大。


村集体经济是提质增效、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3年,昭化区创新“1+5+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保底分红、托管、代种代养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200万元。


昭化区肉牛、羊产业产值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平均实现肉牛羊养殖产值3亿元以上。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  王家贡米解锁智慧农业“新姿势”


万物茂盛,发展气息正浓。卫子镇早稻已经栽种完毕,王家贡米试验田一片绿油油,一阵风吹过,泛起碧浪。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科技,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昭化区“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特色产业链群发展注入新活力。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昭化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发中心”,2023年, 昭化选派2名科技特派员到中国水稻研究所跟班学习,引进核心种质资源110余份,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科技特派“智力”加持下,昭化“王家贡米”1号、2号种子成功入围航天育种项目,在特派团技术专家精心指导下,卫子镇新荣村建立了优质稻品种选育基地和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余亩,是川内唯一自然水稻品种株系材料资源库,今年播种航天育种材料2700多份。


“我们积极用好科技特派团这个智慧大脑,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着力提升群众的科技素质。”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农艺师吕志勇介绍,科技特派团技术专家走村入户,为村民理思路、选产业、送技术、送服务,累计开展技术指导800余人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20人。



插上“科技翅膀”,王家贡米飞出新姿态。一年来,昭化区推广无人机作业、大棚种植等新成果、新技术,推动水稻病虫防治的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高效化,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目前,昭化区建成“王家贡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2个,已种植“王家贡米”2万余亩,带动了当地5个镇,近3000余户农户发展,人均增收1800元左右。


2024年,昭化区将加快建成“王家贡米”现代农业园区(文柏片)并力争蝉联创建市一等级粮油园区,全面贯通卫子—王家—磨滩—柏林沟—清水“王家贡米”产业发展断带,力争高标准创成省四星级农业园区。




“花海”变“油田”  油菜有“颜值”更有产值


 颗粒归仓,正值油菜成熟收割时节,有经验的老农已经开始为开镰做准备。卫子镇3万多亩胀鼓鼓的油菜籽低垂着“头”,等待着被收获。


在深入推进“中国好粮油”“天府菜油”等提升行动,昭化区打出了粮油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同花顺”。


“我们选优培育油菜籽品种,通过‘订单种植’方式,着力打造具有原产地效应的属地品牌产品,切实提高了昭化区绿色优质粮油供给水平。”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陈燕说。


油菜作为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兼具经济价值。为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昭化区构建起“乡镇、合作社、农户+央企”的产业发展模式,每年还通过举办油菜花节,提升当地人气和经济效益。



2012年,中粮集团6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落户昭化区,生产的“曌福牌”菜籽油入选天府菜油品牌联盟,带动当地粮油产业规模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签订协议后,中粮集团免费给我们种植户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每亩可实现增收400元左右。今年我种了10余亩油菜,预计增收近5000元。”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种粮大户杨德光说。


2024年,昭化区种植油菜约21万亩,高标准建成首个市一等粮油园区,培育粮油新型经营主体70余家,发展油菜“订单生产”超8万亩。


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在昭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END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