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31日
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
今年的主题是
“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青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终身吸烟的风险越大,会对身体造成持续性危害。
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至少69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都尚不成熟,其对外界有害因素抵抗力弱,更容易吸收有毒物质,从而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器官的健康,可增加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青少年的大脑还处于发育过程中,控制认知、情感和奖励的边缘系统在青少年时期逐渐趋于成熟,特别容易受到尼古丁的长期影响,青春期烟碱型受体的异常激活会引发神经元信号传导的持续变化。研究显示,青春期尼古丁暴露不仅容易成瘾,还会导致学习和认知过程中的长期缺陷,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冲动和焦虑增多。
部分素材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编辑:罗 楠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