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2024全民健康素养大会在北京举行,昭化区在会上作了题为《“四新”理念为引擎 全面构筑健康和谐家园》的交流发言(全省仅昭化区、蒲江县两个县区作交流发言)。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经济优势向健康优势转变,走出一条健康优先发展新路子。
激活GEP核算“新引擎”。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全覆盖开展区域GEP核算,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94.48亿元,为地方生产总值的3.7倍,为生态优势向健康优势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领跑GEP试点“新赛道”。以柏林沟镇为中心,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成为全省首个启动、首个完成GEP核算的乡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19.15亿元,其中,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分别占比4.67%、72.41%和22.92%。入选广元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乡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融入GEP转化“新路径”。通过资产量化,将GEP转化的“真金白银”,以项目资金方式反馈当地,实施生态康养运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打造健康生活新环境,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3亿元,规划实施生态价值实现项目16个,其中,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成功申报为省级GEP项目,有力推动健康中国“昭化实践”。
大力推动“农旅+医养”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健康产业,全面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壮大生态康养产业集群。依托优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市级以上现代农林业园区13个,建成“两品一标”示范基地4万亩,基本形成以道地中药材、绿色果蔬、优质稻米为主导的生态健康产业体系,昭化逐渐成为区域绿色健康产品主要供给地。
培育生态康养特色产品。树牢“食在昭化、吃得健康”发展理念,精心培育国家优质农产品—紫云红心猕猴桃。利用王家片区独特的地域环境,扩面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家贡米。依托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开发茯苓、淫羊藿、灵芝孢子粉等系列林下中药材产品,在全省率先制定茯苓产业“352”标准体系,实现食疗与医养深度融合。
擦亮生态康养文旅品牌。围绕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发展目标,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康养食疗为一体的昭化药博园,建设栖凤峡、柏林沟康养旅游示范地2处,开发大蜀道、环亭子湖精品康养旅游线路2条,推出天然温泉疗养、药膳美食滋补、赏竹观花怡心、山地运动健身等一系列的健康养生“套餐”20余个。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创历史新高。
坚持生态、生产、健康一体推进,全面提高健康环境质量,夯实健康生活基础。
三美建设为载体,固牢健康大环境。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大力实施“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美丽路网、美丽庭院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卫生乡镇10个,打造美丽庭院2.4万户。
六有标准为基础,建优健康小环境。明确属地镇主责、村(社区)主体,落实好居民健康保障的基础上,全域推进健康村(社区)创建,制定村级健康服务阵地“六有”标准,建立镇—村—家庭三级健康指导队伍,多渠道开展健康宣讲、健康引导。以区级慢病管理中心为主体,分层级全域对辖区重点人群服务规范管理。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卫生厕所、卫生厨房覆盖率达到90%,安全饮用水100%。截至目前,通过村“六好”标准建设,建成“健康村”74个。
六好创建为支撑,改善健康微环境。突出以精神面貌、环境卫生、健康知识技能掌握、健康行为、健康意识、家庭文化为主题的“六好”健康家庭创建。分类建立健康家庭创建台账,逐户培养健康明白人,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积极打造“无烟家庭”、未成年人视力保护、垃圾分类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培养自主自律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健康家庭1.6万户,培育家庭健康明白人1万余人,群众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达8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从2015年的12%提高到2023年的30%。
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全完善健身设施。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城市步游道、公园绿道、滨水休闲道、乡村彩道500余公里,建成区、镇、村体育健身场所655处,有效破解乡村地区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全面推广柔力球运动。结合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等限制,适宜全民健身的特点,大力推进柔力球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逐步构建以“健康大使为引领、专业队伍作支撑、全民参与为目标”的健身运动体系,将柔力球运动带入千家万户,持续擦亮“全国柔力球之乡”金字招牌。目前,全区有柔力球队伍210支、2万余人,先后斩获国际一等奖4个、全国竞赛第一名30个、一等奖13个,创编的《美丽中国》节目被列为全国第十一套柔力球规定套路。
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满足群众多元健身需求为导向,常态举办山地马拉松、群众柔力球、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民间体育赛事活动,全面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科学健身的热情,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区人均每周锻炼频次达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长不少于半小时。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