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还看今昭】《中国卫生》刊发广元市昭化区《奋力开创“大生态+大健康”发展新局面》

2024-07-01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罗楠浏览:


近日

《中国卫生》刊发了

广元市昭化区

《奋力开创“大生态+大健康”发展新局面

▼ ▼ ▼



原文如下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坚持把全民健康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五个全域”探索实践为抓手,奋力开创“大生态+大健康”发展新局面。昭化区成功承办全省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议,并代表四川省在川渝地区健康促进县区现场会作经验交流,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选树为健康促进县区优秀案例。



坚持“全域核算”

探索全民健康新实践



昭化区积极探索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走出一条健康优先发展新路子。


一是激活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新引擎”。昭化区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绿色GEP核算。2022年,12个镇全覆盖核算GEP达294.48亿元,超过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的3倍,为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提供了有力的生态资源保障。


二是领跑GEP试点“新赛道”2019年,柏林沟镇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成为全省首个启动、首个完成GEP核算的乡镇,全镇GEP达19.15亿元,其中,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分别占比4.67%、72. 41%和22.92%。2023年,柏林沟镇入选广元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乡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三是融入GEP转化“新路径”昭化区将GEP转化的“真金白银”,全部用于解决当前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昭化区通过量化资产,以项目资金方式反馈当地,实施生态康养运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打造健康生活新环境,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3亿元,规划实施生态价值实现项目16个,其中,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成功申报为省级GEP项目。



坚持“全域推进”

发展全民健康新产业



昭化区大力推动“农旅+医养”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健康产业,全面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壮大生态康养产业集群。昭化区依托优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市级以上现代农林业园区13个,建成“两品一标”示范基地4万亩,基本形成道地中药材、绿色果蔬、优质稻米为主导的生态健康产业体系,昭化逐渐成为区域绿色健康产品主要供给地。


二是培育生态康养特色产品。昭化区树立”食在昭化、吃得健康发展理念,精心培育国家优质农产品—紫云红心猕猴桃,其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利用王家片区独特的地域环境,扩面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家贡米,获得“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粮油地标品牌”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昭化区还依托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开发茯苓、淫羊藿、灵芝孢子粉等系列林下中药材产品,在全省率先制定茯苓产业“352”标准体系,实现食疗与医养深度融合。


三是擦亮生态康养文旅品牌。昭化区还围绕广元市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发展目标,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康养食疗于一体的昭化药博园,建设栖凤峡、柏林沟康养旅游示范地2处,开发大蜀道、环亭子湖精品康养旅游线路2条,推出天然温泉疗养、药膳美食滋补、赏竹观花怡心、山地运动健身等一系列的健康养生“套餐”20余个。2023年,昭化区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创历史新高。



坚持“全域提升”

构筑全民健康新环境




昭化区坚持生态、生产、健康一体推进,提高健康环境质量,夯实健康生活基础。


一是享天然生态大环境。 昭化区地处北32.23度,被誉为“南方之北、北方之南”,天蓝地绿水清、四李气候分明,空气富含负氧离子,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先后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健康养生天然宝地,也是宜业宜居的民生福地。


二是建优美宜居小环境。昭化区以健康村创建为引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美丽路网、美丽庭院“三美”建设,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乡镇10个,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3个、健康村114个,打造美丽庭院2.4万户,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美丽乡村呈现“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生活在昭化的居民都能置身山清水秀之中、感受鸟语花香、尽享恬淡时光。


三是优健康生活微环境。突出健康家庭创建,全域开展精神面貌、健康意识、生活习惯、环境卫生“四好”健康家庭评比,通过”亮身份、树标杆、搞奖惩”等方式,促使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累计创建健康家庭15974户,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达85%以上。同时,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城镇行政事业单位带头示范,按照一楼一分类点、一室一分类箱配备垃圾收储设施,全面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坚持“全域保障”

打造全民健康新样板



广元市昭化区将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推行“防贫保”模式,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从源头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一是全覆盖监测预警。昭化区坚持部门推送+党政研判,卫生健康系统组建驻镇监测专班,分类建立慢性病管理、重大疾病救治、高危患病人群跟踪监测三本台账,结合医保系统、省级因病致贫返贫监测系统,第一时间将就医负担过重的家庭推送至镇、区级部门会商研判,分类分层级建立返贫预警三级监测管理清单。针对看病就医特殊困难人群,全覆盖落实“多对一监测预警 ;针对因慢性病丧失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家庭,第一时间将其动态纳入救助对象管理;针对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医疗支出绝对数较大的风险户,定期跟踪评估、及时介入兜底干预。


二是全周期帮扶救治。昭化区对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监测对象坚持全员救治,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区内降费、一人一策”等个性化救治方案,确保救治有良方。深化劳动能力恢复工程,对因病致贫返贫的6个病种救治后的患者实行专项恢复行动,有效重塑监测对象和家庭“造血功能”。


三是全方位兜底救助。昭化区打破把医疗费用支出作为评判救助的唯-依据,建立“政府出资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第三方理赔”的“防贫保”机制,实行三方机构专业核查、政府落实救助。把“灾难性”医疗支出作为致贫返贫的主要依据,救助不设起付线和比例,按照“差多少、补多少”原则,政策范围内实行医疗费用全额救助。


2019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300余万元,有效解决167个突患重大疾病群众致贫问题,节省各类帮扶资金200余万元。“防贫保”经验被全省推广。



坚持“全域动员”

开启全民健康新生活



广元市昭化区坚持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大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是健全完善体育健身设施。昭化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城市步游道、公园绿道、滨水休闲道、乡村彩道500余公里,建成区、镇、村免费体育健身场所655处,有效破解居民特别是乡村地区居民“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二是全面推广柔力球运动。为了充分发挥柔力球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等限制,适宜全民健身的特点,自2012年以来,昭化区大力推动柔力球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逐步构建以“健康大使”为引领、专业队伍作支撑、全民参与为目标的健身运动体系,成功将柔力球运动带入干家万户,持续擦亮“全国柔力球之乡”金字招牌。目前,全区有柔力球队伍210支、2万余人,先后斩获国际级竞赛一等奖4个,全国竞赛第一名30个、一等奖13个。创编的《美丽中国》被列为全国第十一套柔力球规定套路。


三是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昭化区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满足居民多元健身需求为导向,每年举办山地马拉松、群众柔力球、农民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激发广大居民参与健身、科学健身的热情,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END



编辑:罗   楠

责编郑晓玲  徐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