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昭化区以林长制为抓手,大力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抢救复壮等工作,不断完善保护机制,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在蜀道翠云廊昭化段,昭化镇生态护林员郭元敬每周都要对辖区内的古树生长情况进行巡查。
“我们在日常巡查中,主要检查和记录古树的生长状况,同时对古树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将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和病虫害降到最低,确保每棵古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护林员郭元敬说道。



郭元敬只是昭化区众多生态护林员之一。为了让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昭化区以林长制为抓手,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纳入区、镇、村三级林长和各镇生态护林员工作考核范围,把责任区域、管护职责落实到具体的管护单位和个人,并对全区1106株古树及13个古树群进行挂牌的二维码进行升。
“二维码相当于古树名木的电子身份证,群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该株古树的树种、年龄、历史、认养情况等信息。”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站负责人陈慧介绍道。
此外,昭化区还按照“识别一批、保护一批、救治一批”原则,通过开展支撑加固、清腐防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加大森林抚育、保护及后备资源抢救复壮力度;通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进宗教场所“七进”活动,不断增强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风尚。
“通过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安装避雷针、改善立地环境等措施,累计对全区400余株古树及后备资源进行抢救复壮。”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站负责人陈慧说。
近年来,昭化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加强普查、掌握准古树名木保护底数,压实保护责任,加强校(院)合作,制定复壮技术规程,等举措,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取得实效。
“昭化区将持续把古树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和林长巡山护林重要内容,压实林长制管理责任,制定古树养护复壮技术规程等标准,统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对古树保护给予工作指导,深挖内潜,开展古树保护‘乡土人才’培养,同时对古树名木保护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保障古树保护工作经费来源。”区林业局生态修复站负责人陈慧表示。

编辑:赵柳月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