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昭化区不断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以农村“厕污共治”为抓手,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近段时间,在卫子镇穿心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施工方正组织人员和机械加快排污管道沟槽开挖,以确保污水管道能按时填埋。
“立项之后,昭化区通过招投标组织项目实施,我们村上重点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处理好老百姓与业主的关系。”卫子镇穿心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强介绍道。
基础设施建设关乎民生福祉,而农村污水处理更是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昭化区立足各地实际,对排水较为分散且集中收集困难的地方,采取分散式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而对排放量较高的聚居点,则通过管网进行集中收集,采用“三格化粪池+立体生态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资源利用”的集中处理模式,真正做到了“分村定位、一村一策”。



“农户生活污水先经过户用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处理过后的水通过管网收集,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然后通过人工湿地的绿植进行吸收净化,净化后的水在达标后进行排放,用于附近的农田灌溉。”昭化生态环境局农村生态环境股负责人曾友说道。
“建了这个污水治理池,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都汇聚到这个污水池里,现在的环境越变越好。” 卫子镇穿心村村民徐清林说。
同时,为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昭化区还建立起行业主管部门、镇、村、社“四方介入”的共商共建机制,对建好的设施通过“行业主管部门+专业运维单位+镇、村、社+百姓监督”的方式进行共同管理,不断优化设施建设、农污处理设施工艺,降低附属建设和后期运行成本,让这一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管得长远。目前,昭化区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8处,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164吨,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到75%,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0%以上。



“下一步,昭化区将严格按照省、市、区有关要求,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大资金拨付力度,确保按时完成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任务;项目建成过后,全面移交给属地村委会进行运维管理,加大对运维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昭化生态环境局农村生态环境股负责人曾友表示。

编辑:余莎莎
责编:郑晓玲 徐 波
审核:白 琳
监制:冯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