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留下“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殷殷嘱托。一年来,全省各地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让乡村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更多人的诗与远方。
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这段时间,村里正在对多口年久失修的山坪塘进行修缮改造,挖掘机和工人们相互配合,清淤除杂、坝体加固,现场一派繁忙。
广元市昭化区天雄村基建工程施工负责人 曾伟:今年6月起,我们陆续对天雄村5口山坪塘整体改造提升,每天现场有30多个工人施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还能与周边的大棚、农田交相辉映,形成一处处和美乡村景观。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今年以来,天雄村启动村庄整体风貌提升工程,民居、庭院、道路、产业,全方位改造升级。“美颜”模式开启,变化肉眼可见,一步一景、诗情画意的美丽人居新村,正在呈现在世人面前。
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菊先:基础设施建设项“先地下、再地上”,农业产业项目根据季节时令安排工期,确保不误农时。因地制宜,巧用创意,提升村庄整体颜值风貌。20年前总书记曾经来过天雄村,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任接着一任干,绘就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今年,我省计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0个,缩小基础设施“硬差距”,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有产业才能留住人。资源禀赋不同、区位特色有异的蜀乡如何宜业?盛夏七月,丹荔飘香,在泸州市合江县,30万亩晚熟荔枝正迎来成熟采摘期,果农们天不亮就开始忙碌起来。
泸州市合江县荔江镇柿子田村村民 张光华:现在我们种的荔枝大概品种就是一个妃子笑、带绿、仙进奉这3个早中晚熟为主体的荔枝,现目前我们自己流转承包的和托管的(荔枝树)接近1000亩,一年可能几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合江荔枝品质高,一直备受市场青睐,今年以来,当地开始大面积推广矮桩大枝高换嫁接技术,提高荔枝树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从而为果实的生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这项技术让荔枝的品质、产量双双上了个台阶。
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赵建翰: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矮化荔枝的果树,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推广了1万余亩这样的嫁接技术。从已经恢复投产的荔枝果园来看,平均亩产增幅达到了40%以上。
合江荔枝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栽培史,今年产量预计达到5000万公斤,占到全省90%以上,带动果农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已成为当地富农强县的支柱产业。
今年,我省启动“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新评定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65个以上,同时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建设农业强省,关键靠改革。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去年底新打造的“竹里稻香”项目,让这个过去无人问津的传统村落,一跃成为十里八乡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刘玉祥:这个地方以前是一个闲置的民房,我们村集体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把这个地方集体建设用地腾退出来,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打造这家田园餐厅,我们村集体占股10%,同时也解决我们部分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让我们的村集体也增加了部分收入。
作为2023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靶向精准的农村改革,充分调动了青神本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眉山市青神县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席利娟:青神县始终坚持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盘活闲置宅基地,全县盘活160余处、面积达到了26.7亩,打造新业态120余处,促进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200元以上。
一子落,全盘活。四川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解。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登记赋码发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51439个,全年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3.5亿元。